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管控无方 台农民批农粮署不积极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7月1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连线报导〕台湾夏季水果跌跌不休,果农们期望农委会尽快采取必要救济措施。台湾农粮署则已针对梨子与芭乐采取促销与收购加工措施。

台湾农粮署7月初农情预测,今年气候适合梨子生长,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三至四成,因此,梨子比去年增产三成六,与近三年相比,也增加三成六。芭乐连续两年受到豪雨、台风影响,产量锐减、价格好,今年在没有天然灾害下,产量增加二成一,也比近三年增加一成五。

农产预警 看到已来不及

有农民抱怨政府并未积极管理,造成产销过剩,而过去民进党执政时,针对产销失衡特别建立的申报预警制度最近也喊停。农粮署表示,由于申报登记率不高才停止,现在已经针对台糖租约地进行总量管制。

此外,也尝试以卫星定位系统搜集生产资讯,对于可能过剩的农作发出预警。

许汉卿解释,政府无法强制农民什么可以种、什么不能种,农民抢种,政府也无法处罚,因此只能要求国营的台糖租约地,针对容易发生产销失衡的十九种作物,包括凤梨、西瓜、木瓜等,进行总量管制。

盼获辅导 打开国际市场

此外,农粮署也会请农情查报员查报各项作物的生产面积,而今年也开始尝试以卫星定位系统掌握生产讯息,先从蒜头与落花生做起;如有产销过剩之虞,农粮署会发新闻稿提醒农民,或与农民、农会直接沟通。但农民抱怨警讯来得太晚,看到通报时,根本就来不及了。

台湾农粮署主秘许汉卿说,农粮署已辅导农民对农产分级、包装,并积极为农民打开国际市场,像是今年上半年凤梨输日量,从去年同期的六百公吨,增加至八百公吨,销往中国的数量也从六十公吨增加至六百公吨。而进口水果是弥补国内水果的空窗期,或以国内不产的温带水果为主。

分散种植、上市时间是另一作法。中区农粮署副分署长陈新立说,如果瓜农分散种植时间,把收成时间拉长,可望把市场伤害降到最低。至于因进入量产期、加上果农抢收,以致价格不断下探的屏东柠檬,农粮署表示,现在只能吁请果农勿过早采收,错开这波生产高峰期,日内会召集合作社或集货场商讨措施。

中县东势镇农会代理总干事田炳辉则建议,今年梨子的价格不好,明年农民就会少接梨穗,他呼吁农民要做好分级与品质控管,不要只重视产量。


新兴梨盛产,梨农大叹遭景气拖累,今年没赚头。(自由时报记者张轩哲摄)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