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上海滑稽和北京主旋律

——看周立波谈时事

茉莉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7月2日讯】感谢互联网,使我这个久居欧洲一隅的人,也有机会看到国内的文艺节目。前不久上海“满城争说周立波”的时候,我也好奇地欣赏了被称为“上海活宝”的周立波的表演。余秋雨曾高度评价这位滑稽演员,说上海“一百年也不一定能出一个周立波”。

手持机关枪、眼戴蛤蟆镜,在“○○七”的背景音乐中,周立波独自一人登上舞台。他诙谐幽默,妙语如珠,令观众爆笑不止,形成了一道大众狂欢的风景。周立波自称为“海派清口”的表演,在上海创造了巨大的票房神话。

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滑稽小丑,因为著名小丑总是在某种社会氛围中应运而生的。从这位元上海活宝身上,我们可以认识当代中国都市中产阶级的趣味与审美观。如果拿西方的“脱口秀”以及中国传统的“滑稽”来比较,还可发现,在周立波标新立异的个体表演中,回荡着北京中南海的主旋律。

周立波表演中的“时事灵魂”

不甘心自己的表演仅仅像传统滑稽那样说学做唱,周立波很热衷谈时事。他说︰“海派清口着眼的是当下的事,……我一定会在第一时间里把现在社会上发生的人与事搬到舞台上,融入到我的节目中来,时事是我作品的灵魂。”他认为自己的表演偏重于逻辑,主题是很严肃的。余秋雨也赞扬他说︰“周立波的表演最难得是在笑话背后融入了社会思考。”

但是,当我们品味周立波表演中的“社会思考”时,不禁哑然失笑。这哪里是个人的思考,这不过是将中南海的思考,以滑稽的形式再现和演绎一番而已。被认为高雅的周立波和小沈阳之类低俗搞笑明星不一样,他在节目中敢于拿美国总统布殊和法国总统萨尔科齐寻开心。

这就令人想起一则笑话︰一个美国人自豪地对一个苏联人说,我们敢到白宫门前骂美国总统。苏联人也自豪地说︰那有什么了不起,我们也敢到克里姆林宫门口去骂美国总统。前苏联垮台之后,俄罗斯人终于可以到克里姆林宫门口去骂自己的总统了。但中国人仍然如此不济,只能在嘲讽别国总统时获得自慰式的快乐。

有人认为周立波的节目具有突破性,因为他有勇气模仿、调侃温总理。其实这不是勇气而是精明。看准了当今总理强烈的作秀欲望,周立波模仿温家宝“有腔调”地面对飞鞋巍然不动,面对脏兮兮的孩子一张苦脸说︰“我们来晚了。”这就成功地塑造了总理的亲切、开明的形象,对此,中共领导人自然心领神会。

周立波自己有很清楚的说明︰“我的出发点是崇敬与赞美,我本身对这些领导人是怀着一颗很崇敬的心,所以,我会想到要去模仿他们,演绎他们鲜明的个性。我模仿和演绎的桥段,都是因为我非常佩服他们当时应对棘手问题的智慧,出发点是好的,心态是阳光的。”

在评说历史的《笑侃三十年》,周立波大侃上海人衣食住行的变迁,感谢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举动,却对三十年来的社会阴暗面,如政治失衡、社会不公和官僚腐败等等视而不见。周立波还嘲笑外国人擦香水是因为有狐臭,并高调发出大中国民族主义的宏伟想像︰“世界关注的焦点将不再是白宫,而是故宫。”

西方脱口秀和中国滑稽的社会批判

国内有人将周立波的表演视为西方“政治脱口秀”一类,其实是貌似神离,二者在精神本质上完全不同。西方公众自认堂堂的国家主人,是养活了政府官员的纳税人,他们的脱口秀展现普通人的悲欢,对国家领导人及政府政策评头论足,嘻笑怒骂,竭尽讽刺挖苦之能事,绝不会感恩戴德去谄媚当权者。
早在中世纪,欧洲的滑稽演员们或纳入宫廷,或到处流浪。流浪者使用各地的方言即兴表演,无情地嘲讽权贵和压迫人的制度,给低层人民带去笑声。莎士比亚在他的名作《李尔王》中,塑造了一个职业小丑的形象。这个小丑以低贱的姿态常跟在李尔王后面,唱一些讽刺性的歌谣,说一些引人发噱的话语,对李尔王的愚蠢行为进行评论。

一九九七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达里欧佛是一位著名的滑稽家。他在表演中像小丑般的喧闹嘲笑,讽刺当权的政治家,在意大利沉寂的空气中引起一阵阵响亮的爆炸。瑞典文学院在给予他的颁奖颂词中说︰“他仿效中世纪的弄臣鞭笞权威以维护被践踏者的尊严。……他亦庄亦谑,将笑与泪揉合起来,让我们睁大眼楮看到社会的不公和不义。”

嘲讽权贵不仅仅是西方滑稽的传统,中国古代的滑稽人物也有类似的风骨与精彩,例如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记述的优孟、优旃等倡优的故事。那些具有幽默天赋和高超语言艺术的倡优,常常灵活巧妙地批评残暴荒淫的统治者。中国古代的优伶,大都在表演中“取其诙谐,以托讽刺”、“廓人主之偏心,讥当时之弊政。”

从什么时候起,中国优伶可贵的“讥刺弊政”传统就失传了呢?从什么时候起,中国的曲艺演员开始迎合政治人物了呢?自一九四九年之后,即使像侯宝林那样的相声大家,也开始在自己段子的字里行间,插入对当权者的歌颂。

而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一味赞美本国统治者执政的丰功伟绩,离传统的风骨就更远了。有报导说,周立波自认是个“特深刻”的人,每天要看十四份报纸,考虑很严肃的话题,例如︰什么是老百姓心中的“三个代表”?“和谐社会”的定义究竟如何表达更易被普通人接受?

为什么周立波不能不谈政治?

那么,是什么驱使一个娱乐大众的民间滑稽演员,自觉地把宣传“三个代表”与“和谐社会”等党的政策当作自己的使命呢?即使不谈政治,周立波也不至于像他的恩师──滑稽泰斗周柏春一样在文革中蹲牛棚;即使不谈政治,周立波也能像赵本山一样挣大钱。

按照一位国内评论者的看法,赵本山的小品里只有一些取巧媚俗的底层智慧,而上海人周立波跟赵本山们是不同的︰“赵本山可以不谈政治,上海人却不能不谈政治。因为中国近代很多大事件都发生在上海,一部上海史,就是半部中国近代史。”这就道出了周立波的上海特征。

如果周立波可视为上海文化或者上海人的代表,那他表演中歌颂“三个代表”与“和谐社会”等内容,是否真的反映了普通上海人的心理?如果我们正视现实,看到一场又一场掌声雷动的演出,就不能不承认,周立波的言论确实反映了当今上海中产阶级的普遍心态。虽然周立波的表演有雅俗共赏的特点,上至市长等中共高官,下至失业女工,都喜欢他的有趣段子,但从总体上来说,他表现的内容及其趣味,例如衣食住行和股票,都是属于中产阶级的。

这就是中国中产阶级的吊诡之处。一方面,中产阶级及其公民社会对改革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另一方面,中国中产阶级有着与生俱来的弱点。由于国家对社会资源和财富的占有,在财富分配与权力上的垄断,上海中产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经商者、技术官僚和文化人等等,都是当今共产党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几百年前,西方中产阶级喊出了“无代表不纳税”的口号,向执政者要求自己的政治权利。但中国中产阶级由于他们自身的先天不足及其依附性,由于他们享受新富生活的好心情,喊出的却是对执政者的一片赞美和感谢之声。可见,中共当局依仗他们所掌握的物质资源,已经从心理上灵魂上收买了中产阶级。

因此,哪怕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票房价值,周立波也要为取悦中产阶级而大谈政治。今天中国的中产阶级俨然以为自己就是国家的代表了,这种象征性拥有国家的感觉令他们爱国爱得很起劲,周立波的“世界关注的焦点将是中国故宫”之类的豪言壮语,因此特别受欢迎。

中产阶级成为政治改革的阻力

当中国中产阶级在周立波们所提供的娱乐中尽情狂欢之时,广大失业的农民工和贫困者不在他们的视野之内。那些因为要求自己的权利而受到迫害的人,是被他们冷漠、轻蔑甚至嘲笑的。就这样,曾被民主力量寄予厚望的中国中产阶级,走到了民主的对立面。

吴国光先生在《改革的异化与政治危机》一文中说︰“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知识份子总体的心态,它的价值取向,恐怕已经很明显了,就是不愿意看到民主化。”这里指的是一类已经成为中产阶级的知识份子,他们中有人明确表示,只要经济发展和繁荣,不需要政治改革。

在历史的这种畸形发展中,周立波一类乐唱北京主旋律的艺人,成为新专制主义在政治高压手段之外的一种“软力量”。海派清口的表演充斥着民族主义情绪、盛世情怀和中国崛起的高调,这些论调可帮助形成有利于执政者的社会心理。然而,缺乏政治改革的中国,很难应付未来更多的社会挑战。中国的民主化转型终将获得机会,只是不知道需要多长的时间和多大的代价。

二○○九年六月十八日

原载《争鸣》杂志2009年7月号(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美网女单八强上演抢七大战 狄曼提娃晋四强
茉莉︰在比较中探索一个谜样国度
茉莉:流亡,在变与不变之中
茉莉:买椟还珠 中国与法国大革命遗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