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拆迁山坡地聚落 北市危地变绿地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2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谢佳珍台北23日电)台北市在2001年纳莉台风过后,陆续拆除鸡南山、吴兴街等危险聚落,拆除后的坡地成为公园绿地,民众多了踏青新景点,也不用在台风侵袭时担心受怕,有效降低灾害的发生。

台北市北安路501巷鸡南山的土石流整治生态公园,草木扶疏,碎石步道环绕园区,站在观景平台上,还可以远眺美丽华摩天轮夜景,是许多台北市民假日休闲的好去处,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实这块坡地早年曾是台北市建设局列管的山坡地危险聚落。

2001年纳莉台风带来惊人雨量,水淹台北市,捷运板南线泡在水里,多处山坡地崩坍,位于北安路501巷的鸡南山聚落发生土石流,多间民宅全毁。

台风来袭,鸡南山聚落几乎都会发生灾情,为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彻底解决问题,在总统马英九担任台北市长任内,台北市政府于2001年改采积极作为,发布拆迁安置、救济补助处理原则,以“先安置、后拆除、再造林”原则,拆迁鸡南山聚落。

台北市还有许多聚落像鸡南山聚落一样,位於潜在风险高的环境地质敏感地区,不适合居住,也无法透过工程彻底改善危险程度,使聚落及邻近居民承受高度风险。

2001年至2003年间,台北市政府总计完成吴兴街583巷、北安路501巷鸡南山、松山路650巷15弄南侧山坡的东侧溪谷及自强隧道南洞口西侧等安置拆迁工作,计拆除261间建物,协助358户,1019人搬离危险地区。

当年遭拆除的危险聚落,在台北市政府与市民努力植树造林,进行生态保育下,现在都变成公园绿地。“将鸡南山发生土石流的地点改为邻里公园,冲淡了原本悲伤的回忆,台北市民多了一处登山、出游的新景点”,家住鸡南山附近的台北市民林毅璋肯定这样的作法。

回想当年执行拆迁工作,时任台北市政府建设局长的黄荣峰说,与居民沟通协调,拆迁危险聚落,不仅是全国首创,也改写山坡地史,将青山绿水还给市民,也可有效降低灾害的发生。

莫拉克台风造成严重灾情,迁村议题成为关注焦点,台北经验或许可做为其他县市参考。不过,黄荣峰认为,遭土石流掩没的小林村、新开部落情况与台北市不同,有必要因地制宜。

台北市政府于2005年制定拆迁安置自治条例,提升原本拆迁安置危险山坡地聚落的立法位阶,但光靠政府的力量还不够,最终还是要民众配合,才是达成拆迁危险聚落政策目标的关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