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讲述就业故事 明星当年怎么找到工作的

标签:

  近几年,毕业后想找满意的工作不是很容易,对于艺校毕业的莘莘学子来说,怀揣明星梦涌出校门,却发现汪洋大海上只有几艘顺眼的船在飘忽。

  大家都争着上船,可船长说了“我们要俊男靓女和有潜力的人”。

  想在毕业的时候顺利地“混”入娱乐圈吗?明星前辈们的经验倒是值得借鉴。请大家根据自身情况,对号入座。

  明星支招

  最要紧是混个脸熟

  代表人物:赵薇、周迅

  如今不流行“人多好办事”了,而是讲究“人熟好办事”。尤其是娱乐圈,最重要的是混个脸熟。你这张脸最好是在大大小小的戏里出现过,即便是不痛不痒的小角色,也能为你博到出镜率。说不准哪天被大导演瞅见了,顿时“飞上枝头变凤凰”。

  赵薇在被“小燕子”“灵魂附体”之前,也曾是个对未来一片迷惘的准毕业生。在巩俐主演的电影《画魂》中,大眼睛赵薇就头顶花瓶露了一小脸。多亏了在多个剧组“混脸”,赵薇的照片才进入了许多副导演和经纪人的视野。终于被琼瑶的儿媳妇何秀琼看中,推荐给琼瑶。这才有了今天的赵薇。所以,在赵薇眼里,混个脸熟比盲目找人强多了:“至少是靠自己的努力让大家知道你,多跑跑大伙自然就晓得有你这么个人。”

  遇上李少红之前的周迅,也是“北漂”的代表,住地下室,过一天算一天,前途莫测。不过,她也奉行“脸熟”原则,拍挂历、跑龙套,不管戏份有多少她都不介意。在《女儿红》、《风月》里面,她演的都是小角色。“对一个新人来说,刚开始的时候是最重要的,要慢慢积累经验。”周迅的经验就是“角色虽小,朋友可贵”,多跑几个剧组,新人不但可以锻练演技,也可以积累人脉

  要上就上大导演的戏

  代表人物:章子怡、陆毅

  张艺谋、冯小刚、赵宝刚……这些大导演的名头对于演艺圈毕业生来说,就好比google、微软、普华永道这些用工单位这么吃香。不但待遇高、环境好,还能学到东西,以后跳起槽来也比别人容易

  已经升级为“国际巨星”还兼任制片人的章子怡,当年就胜在“起点高”。中央戏剧学院的学生,常常一入学就被挑去拍戏、拍广告。章子怡心里着急,也想去拍广告,却被班主任常莉死命摁住了。她拿出一叠资料拍在桌上:“看这孩子都拍了一打广告了,又怎么样?”常莉告诉章子怡,要等成名后去接拍广告,不能指望拍广告成名,挣那点钱不值,还是好好学习等待“大户”。

  章子怡听常莉的话是听对了。大三的时候,她终于等来了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让她小露锋芒。之后,她又“黏上”李安,一部《卧虎藏龙》带她直奔好莱坞。她的名言绝对值得毕业生学习:“我就好像一只小鸟,而这些导演就好似不同的树干,我有幸到每一个树干上停一停,而从这个树干飞到另一个树干的过程中,让我有机会更强壮!”

  要停,就要找强壮的树干。陆毅在这方面也有着上海人的“精明”——遇到好导演,绝不放手。赵宝刚导演透露说,当年为《永不瞑目》选角色时,陆毅和陈坤竞争上岗。当年的陆毅还有些婴儿肥,但他清澈的眼神给赵宝刚导演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原本计划由陈坤饰演肖童的这个念头在赵导这里开始有点动摇。最后赵宝刚决定,让陆毅减肥,减成了,角色就是他的。减不成,就还是陈坤。一个星期以后,当“小了一号”的陆毅出现在赵宝刚面前时,赵导的头脑中立即出现了他穿着T恤、骑着自行车的模样,就这样,陆毅得到了让他名声大振的角色。

  努力和恒心才是王道

  代表人物:段奕宏、蒋雯丽

  爱迪生曾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自古以来,努力和恒心是造就成功永恒不变的真理。在娱乐圈,有人二十几岁就一炮而红,也有人四五十岁才大器晚成。关键看你够不够耐心,能不能坚持。

  型男段奕宏读书的时候其实有点自卑。那时候,他是中戏94级的学生,他所有同学几乎都出外拍戏挣钱,外形条件被认为没有优势、经济条件也不是太好的他节衣缩食,坚持先把书读好,大学四年他的专业课成绩一直都是最好的。临近毕业,他面临的选择是要么北漂,要么被打回原籍。“但是我很不甘心,觉得自己那么好的专业课成绩,凭什么就不能留在北京。于是,我就拿着这几年的成绩单和各种奖状跑到文化部去申请,我又不能进去,只能守在门卫那里,把材料递上去,然后死等,巧的是,我的这种行为居然正好被当时文化部的某位领导碰见了,问清楚情况后,事后居然真的给我一个特批名额,于是我就分配到现在的国家话剧院。”说到这段经历,段奕宏总觉得很庆幸,多亏了在国家话剧院的历练,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能坚持的还有蒋雯丽。在北电,蒋雯丽是个大红人。可是对于观众来说,她的同班同学许晴比她成名早得多。1992年毕业以后,蒋雯丽等了足足6年,才等来一部红遍大江南北的《牵手》。在这之前,她除了在《霸王别姬》里小试锋芒外,就安心相夫教子。人淡如菊的蒋雯丽把成功归结于“坚持”二字:“一定要学会坚持梦想,梦想容易说,但不容易做。”

  做好自己该做的

  代表人物:关锦鹏

  启用一群新人拍电影是件高风险的事,关锦鹏恰恰正在做这样的事。他的新片《用心跳》正在上海紧张拍摄,虽然演员名单上不乏刘嘉玲、胡军、李冰冰这样的大牌明星,但真正挑大梁的却是18名来自上海戏剧学院以及上海音乐学院的“零出镜”经验的学生。经历了四年前启用完全没有海派风情的郑秀文出演《长恨歌》而引发的种种争议和票房失利,在记者看来,再出发的关锦鹏此举无异于又一次栽进黑洞,可能闯过去是柳暗花明,但也可能是又一个“长恨深渊”。

  “可是,每个演员都是从新人过来的。我这个人比较自私,票房的问题还是让投资方去想吧!”炙热的午后,在上海某咖啡厅,关锦鹏特地带着新片的其中两位主角蔡鹏飞、司雯和记者见面。他说他希望通过《用心跳》表现出一个“传承”的主题,“就好像当年我给许鞍华做副导演,当我有好剧本的时候,她帮助我,让我成为导演。”但对于结果,他望着两位新人,笑笑:“这个圈子里没有人可以保证让谁出名。”

  可能正是因为《长恨歌》,对于《用心跳》里同样没有任何海派风情的12位新人主演,关锦鹏规定他们一定要去看关于上世纪30年代老上海的书和电影,努力感受如何去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上海人。他甚至还专程请来上海演员奚美娟给新人们教授台词课。

  关锦鹏说:“现在的娱乐圈有太多一夜成名的例子,对新人并不是件好事。我经常和他们说,做好你们自己就可以了,就算这部电影未来不怎么样,你们一群同学而且是同班同学可以同台演一部电影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很多年后再回头看也是一份很好的纪念品。”

来源:浙江在线 选稿:王霖

相关新闻
中西方当红女星冬季减肥密招
黄晓明、陈坤等当红明星退出央视春晚
霍思燕女扮男装 过戏瘾
满文军吸毒被拘 娱乐圈内人举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