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第二章 你为什么会发胖?

最有效的排毒瘦身法(2)

*你是真的肥胖吗?

孙崇发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如何知道一个人是真的肥胖呢?我们一般都以人的体态来论断这个人是否肥胖,但以现代的审美观来看,可能走在街上就会发现一堆胖子了,所以我们必须用科学的角度来看待究竟如何才称为肥胖!

医学上的“肥胖”是指身体内的脂肪组织超过维持生理正常功能的比例,意即“脂肪过多”。

不过因每人身高不同,所以如果只用体重来代表是否为肥胖,并无法反应体内脂肪堆积的情形,所以世界卫生组织(WHO)判定肥胖的标准是身体质量指数(BMI),其计算方式是体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因东西方人种不同,所以判定的标准值也不同,西方人的BMI大于三十称为肥胖,而我国行政院卫生署公告理想体重的范围是BMI等于十八‧五~二十四,若BMI大于二十四为过重,大于二十七则判定为肥胖。

不过学者认为如果只有单以BMI当作肥胖的指标似乎有点薄弱,因为相同身高、体重的两人,虽然BMI的结果也相同,但其实经过精密仪器检查可发现,两者体内的肌肉量与脂肪量可能差异很大,所以除了BMI可当作肥胖的指标外,学者另外加入体脂肪、腰围、内脏脂肪来可辅助当作判定肥胖的依据,结果会更客观。

体脂肪

正常人的脂肪细胞约有二五○~二八○亿个。正常女性身体的脂肪细胞数目比男性多,所以女性比男性容易发胖。体脂肪是体内脂肪与体重的百分比,体脂肪可划分为皮下脂肪与内脏脂肪两种。

我们除了要知道体脂肪的比例之外,体脂肪的分布也非常重要。一般而言,女性的体脂肪比例较男性高,大都分布在臀部与大腿,较容易造成下半身肥胖,也称梨子形肥胖;男性则大多堆积在腰、腹部,形成上半身肥胖,亦称苹果形肥胖。不过这并非是定律,停经后的妇女其体脂肪就变成容易囤积在腹部,因此我们较常看见她们是属于苹果形的肥胖。

腰围

若BMI正常,但腰围过粗者,罹患肥胖相关疾病与死亡率相较于正常者,皆会显着升高,表示腰围是预测肥胖对健康影响的重要指标。腰围太粗表示腹部脂肪的不正常堆积,又分为皮下脂肪过多或内脏脂肪过多。

研究已证实腰围太粗的人得到糖尿病的机会是一般人的七倍,罹患高血压、心脏病是一般人的三倍,因为堆积在腰、腹的脂肪会影响新陈代谢,容易引起代谢症候群(高血压、高血糖、高三酸甘油酯)的发生,而更进一步引发其他疾病的形成。

内脏脂肪

内脏脂肪属于体脂肪的一员,当皮下脂肪过多,已经无法再堆积时,就会转移阵地到内脏周围囤积,当然也有体脂肪不高,但却内脏脂肪高的人,表示其可能是遗传或饮食不当所造成的。医学研究显示内脏脂肪过多容易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脑中风、睡眠呼吸中止症、脂肪肝、糖尿病、关节炎、癌症……等多种疾病。

*脂肪对人体重要性

从健康的角度来看,造成肥胖的脂肪确实是罪魁祸首,但其实脂肪是我们所需的重要营养素,与糖类、蛋白质并列人体不可或缺的三大营养素,对我们来说有不可取代的生理功能,若体内缺乏,同样也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脂肪的功能

提供热量:每公克的脂肪可提供人体九大卡的热量,相较于糖类及蛋白质每公克只能供应四大卡的热量是偏高的;另外,不管是糖类或蛋白质在体内都可转变为脂肪的形式储存。

提供必需脂肪酸:所谓必需脂肪酸是人体不能自行产生的脂肪酸,一定要从食物中摄取才能获得,如果缺乏这类脂肪酸,最明显的例子是皮肤表面容易出现红疹,表皮细胞缺少必需脂肪酸会油脂分泌不平衡,导致红疹形成。
协助营养素利用:脂肪可帮助脂溶性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像维生素A、D、E、K便是脂溶性的维生素。

节省蛋白质作用:因脂肪可提供较高的热量,所以当身体需要能量时,脂肪燃烧来供应热能,就可节省肌肉组织中的蛋白质,以供修补或建造组织用,且防止蛋白质大量流失所造成的不适生理反应。

保护作用:脂肪可在内脏周围组成一个保护网,对于外力的冲击具有缓冲的作用,保护体内重要的器官,属于内脏脂肪;皮下脂肪则有维持体温的功用。

增加饱足感:餐点当中若没有摄取到油脂类,很快便会感到饥饿,因为脂肪可减少胃酸分泌,使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加长,具有延缓胃排空速度而增加饱足感的功能。

合成荷尔蒙:人体的荷尔蒙(激素)主要的原料是脂肪,若脂肪不足将导致内分泌失调,最显着的例子就是当女性不当减重,未摄取任何的脂肪,长期会出现生理期紊乱或停经的结果。

提升美味:食物中的脂肪可增加美味、香气,促进食欲。

*是真的饿了?还是嘴馋?

在探讨肥胖的成因之前,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人为什么想吃东西?是真的因为饥饿呢?还是口腹之欲作祟?其实有些人造成肥胖的主因,往往不只是因为出现饥饿感,大多数是由于食欲激增之故,不知不觉吃进过多的热量所导致。

假设某人每天摄取的热量超过了一百大卡(约等于一瓶养乐多或一根香蕉),一年下来便会囤积五公斤的体重,若是他能克制自己的口腹之欲,相信要维持体重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我们如何分辨到底是真的饿了,还是只是想满足口腹之欲呢?

严格来说,饥饿与食欲是两件截然不同的事!饥饿的感觉是由体内的刺激产生。

胃里没有食物时会收缩,而引发轻微头晕、发抖及血糖降低等症状,此时胃部会分泌荷尔蒙产生饥饿的讯号传递到大脑,形成刺激而有进食的感觉;相反的,食欲是由外在的刺激,例如食物的外观、色泽及香气所诱惑产生的,若是自制力稍嫌不足的人就容易大快朵颐。

然而,食欲和饥饿常被混为一谈,是因为当我们受外在刺激而产生食欲时,会有和饥饿时一样的现象──唾液开始增加,胃也开始收缩。但和饥饿不同的是,如果你不予理会,这些现象很快就会过去。所以,想要控制体重,要能区分自己是真的饿了还是嘴馋。

*摄食调控中枢

不过,某些人却不能分辨到底是真的饿了还是嘴馋,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进食量,不由自主的吃不停,导致吃进过多热量而变成脂肪囤积在体内变成肥胖,因为他们的摄食调控中枢出现问题。

摄食调控中枢分为饥饿中枢与饱食中枢。大脑负责控制摄食的是下视丘,当下视丘收到增加食欲的信号,就会刺激饥饿中枢提高摄食量;若接收到抑制食欲的信号,便会刺激饱食中枢渐少摄食量。

所以如果饱食信号强过饥饿信号,便会刺激饱食中枢而减少摄食,我们的身体便靠着这种信号传递的机转来调控摄食量。

不幸的是,有些人的基因出现缺陷,身体无法产生足够的饱食信号,脑部饥饿信号强过饱食信号,长期过度摄食的结果便导致肥胖,不过这种导致肥胖的例子很少见。@

摘 自 《排毒享瘦不复胖的秘诀》如何出版社 提供(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