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机构發出未來災難警告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月14日電】設在美國的環境問題智囊机构”世界觀察研究所”在剛剛發表的「二○○一年世界現狀」年度報告中警告說,如果世界領袖們不立即采取行動,世界將在未來几十年受到更多的洪水、飢荒、水源短缺和其他自然以及人為災害的打擊。圖為「二○○一年世界現狀」一書的英文封面。

中央社報道,根据這份二百零六頁的報告,新的科學証据顯示,許多全球生態系統正達到提高決策人賭注的危險門檻。例如,北极冰層已經薄了百分之四十二,全世界的珊瑚礁也減少百分之二十七。

研究人員指出,環境惡化已導致更多嚴重的天災,使全世界在過去十年蒙受六千零八十億美元的財產損失,遠超過前四十年天災損失的總額。

這個華府環保研究机构認為,由于許多維續人類生命的生態系統都有遭到長期損害之虞,今天政治領袖面臨的是歷史性、乃至革命性的抉擇:是要迅速采取行動建立可以維持長久的經濟,或是冒險任由人口成長、造成溫室效應的廢气排放數量增加、以及天然生態系統喪失而破坏經濟。

最新的天气型態顯示,除非顯著減少使用礦物燃料,地球的气溫可能在二一○○年時上升到比一九九○年高出攝氏六度。這可能導致嚴重缺水、糧食生產減少、以及諸如瘧疾和登革熱等致命疾病擴散等問題。

這份報告又說,在導致物种消失之外,環境惡化也對人類造成嚴重的損害。甚至在過去十年許多國家削減貧窮之后,全世界仍有十二億人無法獲得清洁的用水,千百万人呼吸污染的空气。諸如菲律賓和墨西哥等國家的窮人,則被迫摧毀森林和珊瑚礁來提高生活水准。

報告的作者之一亞伯拉莫維茨指出,環境惡化已使許多天災的災情更加嚴重。單只在一九九八到九九年期間,就有十二万人在天災中喪生,几百万人流离失所,這主要是在印度和拉丁美洲等貧窮地區。

他說,人口急劇成長促使人們遷居到易受洪水侵襲的河谷和不穩定的山坡地區,而砍伐森林和气候變化使這些地區更容易受到天災的打擊。例如,一九九八年的颶風密契即在中美洲造成八十五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相當于宏都拉斯和尼加拉瓜的國民生產毛額總和。

然而,另一位作者賈德納表示,動員全世界的力量來控制摧毀環境的趨勢是相當艱鉅的工作,但是人類曾經克服過重大的挑戰,從十九世紀廢除奴隸制度到二十世紀初給予婦女投票權的例子,在在都証明扭轉環境惡化的趨勢确是可以由不可能迅速變為無可避免。

這份報告呼吁各國政府加強執行既有的環保條約,同時加強南北合作,尤其是對環保和經濟具有影響力的中共、印度、美國、印尼、巴西、俄羅斯、日本、南非和歐洲聯盟之間的合作。

報告舉例指出,這九大國家排放的溫室效應廢气已占全球排放量的將近四分之三,如果它們集体承諾致力發展新的能源制度,就可以對能源市場造成重大衝擊,并且減緩全球气溫上升的速率。


    相關文章
    

  • 希腊群眾游行示威 抗議北約使用貧鈾彈 (1/13/2001)    
  • 馬來西亞科學家比例少 (1/13/2001)    
  • 歐盟計划大擺“火牛陣” (1/12/2001)    
  • 希拉莉走馬上任健康委員會 (1/12/2001)    
  • 神秘机器「姜」號稱凌駕网絡將風行世界 (1/12/2001)    
  • 留美三大誤區 (1/12/2001)    
  • 楊帆 :“東施效顰”中西部 (1/10/2001)    
  • 影星道格拉斯在百慕大群島為子買百万豪宅 (1/10/2001)    
  • 台灣牡蠣致癌率 超美國標准500倍 (1/9/2001)    
  • 陳履安: 政經仍動蕩要再選總統 (1/8/2001)    
  • 香港空气污染嚴重,環保署呼吁減少戶外活動 (1/8/2001)    
  • 台灣前監察院長陳履安將慎重考慮再度參選總統 (1/8/2001)    
  • 貧鈾彈令歐洲恐慌 (1/7/2001)    
  • 陝西涇陽一家五口均遭怪病 (1/7/2001)    
  • 全球25大企業主管,香港李嘉誠榜上有名 (1/7/2001)    
  • 世界日報:張昆侖傳被送入勞教所 (1/7/2001)    
  • 网上民意調查結果: 董建華下台市民更快樂 (1/6/2001)    
  • 五年后南宁將被垃圾包圍 (1/5/2001)    
  • 柏克萊加大校友捐巨款 (1/5/2001)    
  • 天橋畫廊砌出灣仔五十景 (1/4/2001)
  • 相關新聞
    天橋畫廊砌出灣仔五十景
    五年后南宁將被垃圾包圍
    世界日報:張昆侖傳被送入勞教所
    网上民意調查結果:  董建華下台市民更快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