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刊登克林頓為特赦風波的辯護

標籤:

【大紀元2月18日訊】飽受特赦富商李奇風波困扰的美國前總統克林頓,18日在紐約時報意見版撰文,說明自己在卸任前夕特赦李奇与其同夥葛林的理由与決策過程,克林頓并否認這樁特赦案与李奇前妻狄妮絲的政治獻金有任何關聯。

 中國時報19日編譯的這篇報導稱,柯林頓在為自己辯護的專文中說,決定特赦李奇的著眼點在于八項「法律与外交政策的理由」。其中五項理由指出:美國司法當局在一九八三年以刑事罪名起訴李奇与葛林的舉動并不恰當,因為与李奇公司案情類似的其他石油公司都只需面對民事訴訟,不應獨有李奇例外。且兩位哈佛大學与喬治城大學的頂尖稅務專家都認為,李奇各項交易都符合美國所得稅法規,但李奇仍然付出近兩億罰款。

 柯林頓的另兩項理由是前任司法部副部長賀德的支持,以及几位知名律師的游說,其中包括他本人的白宮顧問奎恩、現任副總統錢尼的幕僚長黎比、尼克森總統時代的白宮官員賈門特、雷根總統時代的司法部官員雷諾茲,這四人都曾擔任李奇的律師,而且后三人均屬共和党陣營。

 最后一項理由与外交政策相關,而且相當關鍵。柯林頓表示,許多以色列現任与前任高層官員以及歐美各地的猶太社區領袖,一直敦促他特赦李奇,因為李奇多年來出錢出力在以色列從事慈善工作,還協助救援其他國家受困的猶太人,貢獻卓著。

 在這篇長文的最后,柯林頓沈痛地說:「我希望每一位美國人民了解,你可以不同意這個(指特赦李奇)決策,但我是就事論事而做決策,而且我負全責。」


    相關文章
    

  • 新聞分析:美國的政策改變,北京有理由不安 (2/17/2001)    
  • 金山論壇:美國對台軍售,理直气壯 (2/17/2001)    
  • 就辦公地點,前總統克林頓与紐約市府達成協定 (2/17/2001)    
  • 克林頓的新愁 (2/17/2001)    
  • 溫州老板出奇招 請克林頓出任形象大使 (2/17/2001)    
  • 【紀元專欄】 曹長青:“少給我來克林頓” (2/17/2001)    
  • 眾院續查克林頓特赦里奇案 (2/16/2001)    
  • 希拉里抨擊布什1.6万億減稅方案 (2/16/2001)    
  • FBI參与調查克林頓特赦案 (2/15/2001)    
  • Oracle游說克林頓加入其董事會 (2/15/2001)    
  • 美對特赦開始刑事調查 克林頓放話“這樣做是正确” (2/15/2001)    
  • 謝任未了是非 克林頓再受調查 (2/15/2001)    
  • 布什稱無力阻止國會調查克林頓赦免里奇案 (2/15/2001)    
  • 布什仗義執言:空軍一號未遭克林頓隨從洗劫 (2/14/2001)    
  • 紐約市長從中作梗 克林頓新辦公室難產 (2/14/2001)    
  • 希拉莉參院首度演講 矛頭指向布什 (2/14/2001)    
  • 克林頓碰上希拉里前對手 (2/14/2001)    
  • 柯林頓或搬入紐約黑人區 (2/13/2001)    
  •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考慮另租廉价辦公室 (2/13/2001)    
  • 邀請克林頓演講 贊助人打退堂鼓 (2/13/2001)
  • 相關新聞
    邀請克林頓演講 贊助人打退堂鼓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考慮另租廉价辦公室
    柯林頓或搬入紐約黑人區
    克林頓碰上希拉里前對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