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漢林:戲就是戲,人生就是人生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月27日電】如果您想通過本文看看生活中的鞏漢林是如何詼諧幽默的,那您恐怕要失望了,因為坐在我面前的鞏漢林嚴肅、認真、內向,和台上尖著嗓門兒夸張的鞏漢林判若兩人。
鞏:你說對了,我是比較內向。平時我都很少說話,可能是A型血的緣故吧,比較拘謹。很多人一看見我就笑,大概他們覺得我台上的那種樣子可樂,但當他們和我呆五分鐘後,就不樂了,樂不起來了。很少有人知道我在台上台下的性格差別這麼大。我的自然狀態是平靜的,聲音也很低。一上舞台就好像找到了磁場,奔放、夸張、熱情、尖嗓兒,那是我的表演方式、表演習慣,也有人提出批評,但很難改。我要是像生活中這樣冷靜,你冷靜,觀眾比你還冷靜,這個戲還怎麼看呀?我需要一種熱情來帶動觀眾。
不過,最出乎意料的還是鞏漢林大學的專業———哲學!想不到吧?
鞏:我是1977年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那時分的不很清楚,就是文、理科,我是被分到哲學系的。一開始學的時候比較枯燥,走上社會之後,發現哲學對人的幫助太大了。現在已經形成習慣了,遇到問題時會很冷靜地分析應該做還是不應該做。師范畢業後我就去當老師了,後來沈陽曲藝團招演員,學校不放,那時候還沒人辭職呢,我就鐵了心,辭了職。因為我從小就喜歡曲藝。十四五歲的時候,白天看的兩段相聲,夜裡會突然坐起來,把台詞全部背著寫下來。喜歡京劇,在學校裡演楊子榮、李玉和,八個樣板戲幾乎沒一天不唱的。家傳的河南墜子我倒不喜歡。上中學時,說相聲、快板兒、山東快書,沒人教我,都是自學的。一件事只有喜歡才能做得長久、做出成績。
演員這個職業,只要你做好了,一定會被關注;如果做不好,一定會被唾棄
鞏漢林主演的喜劇《侯大官兒》即將在中央台播放。該劇導演冷杉評價鞏漢林:戲好人更好。戲開拍後,一筆原本說好的投資突然出了問題,鞏漢林的第一反應就是:「冷杉,我的片酬先不要了,集中資金把戲拍好。」
戲裡有一個不到一分鐘的小片斷,鞏漢林扮演的侯大官兒被人追趕,被迫藏到桌子底下,只有一隻腳露在外面,裝成嚇得腳在發抖的樣子即可。因為當時天氣酷熱,桌子下的地方太小,冷杉就讓一個小孩鑽進去,拿只鞋抖幾下。鞏漢林堅持自己來。他說小孩子不知道戲的前因後果,表演出來肯定不像,果然。鞏漢林鑽到桌子底下,自己拿著鞋抖,一遍就過了。
該劇的外景地是內蒙古的一個農村,鞏漢林住在老鄉家裡,自己花錢給老鄉的孩子買玩具。很多老鄉把家裡的好吃的拿到拍戲現場,一等就是幾個小時,就是為了鞏漢林的戲演完後給他吃……
鞏:我們在城市裡生活慣了,臉上的面具也戴慣了。老鄉不是,他們可以隨便推開鄰家的門,進去上炕就坐,拉拉家常,一瓢水你喝完了我喝,非常自然。他們把過年過節才吃的飯菜都做給我們,像豆包、年糕、餃子什麼的。他們中最好的一家年收入能上萬元。一個老鄉跟我說,小孩子能花錢著呢,一年得花好多錢呢。我就問多少,他們說怎麼也得五六百吧。我聽著心裡特別不是滋味,我想咱們的孩子一個月花費豈止五六百呀,有時候我請朋友吃頓飯也不止這個數兒呀!
大家對我那麼好,人都是有良心的。我還有什麼理由拒絕他們?他們不圖你什麼,就是喜歡你,大老遠的跑來就是想和你照張相、和你說句話,將心比心,我願意滿足他們。劇組離開時,看到那麼多老鄉來送我,我和他們擁抱告別,眼淚怎麼也止不住。可能有人會說你是演員嘛,但我當時真的是控制不住。那兒的老鄉太純朴了。在那兒呆了兩個月,我的感覺就是被真實的子彈擊中。
當一個人對某些方面深有感觸時,他或在此受過益或在此吃過虧。希望人在社會化過程中,過濾掉的永遠不是真誠。

鞏:我這人認真,脾氣急,不甘落後。往往吃虧的是我,我也知道。小時候學習很好,下鄉當知青的時候是被培養的對象,幹活從來不落後,當演員也是這樣。剛到曲藝團的時候,老同志拿出一篇作品來,我也會拿出一篇,甚至兩篇。對別人的作品好的我也樂,不好的我會提出來,這時候就會傷人了,給人印象不好,覺得你一個新來的小孩兒不謙虛。後來領導生氣到什麼程度—你再能寫作品,我永遠讓你通不過。最後還是朋友轉告我,我才知道。在所有人都變得油滑的時候,你的一點點純真就顯得很傻。那時候寫一個作品能折騰死你,改完了456又讓你去改123,其實那些作品後來很多都獲獎了。這種狀態持續了兩三年,後來換了領導,好了。
有時我們對有些事情看不上,往往就是做事兒的人缺少一點認真。我和趙麗蓉老師特別合拍—認真到一塊兒了。藝術上有共通點,都喜歡創新,從沒因為誰的戲多誰的戲少爭過,情感上也很自然。現在我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搭檔,我和很多朋友都講,偉人可能會有很多,但像趙老師那樣的藝術家只有一個,就像卓別林。
我信兩句中國老話:安居樂業、家和萬事興
采訪前,記者特意上網查了一下鞏漢林的資料,204條關於鞏漢林的新聞裡,沒有一條負面消息。
鞏:平常注點意就行了。再有家教很重要。我們家算是曲藝世家吧,從我爺爺那代就開始,爺爺是河南墜子的創始人之一,曲藝行當裡的規矩很嚴的,上一代要講給下一代聽,他說得雖然不那麼透徹,但他的行為就告訴你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
鞏漢林的夫人金珠也是他多年來的藝術夥伴。鞏漢林對夫人特別滿意。
鞏:金珠確實特別好,對老人、孩子、對我、對我們家裡每一個人都好,沒有任何夸張。她從來都替對方考慮,她能夠包容我的缺點。比如我這人脾氣急躁,我急她不急,等我脾氣過後,她會勸我改改,因為在家裡她能包容我,外人可不會。從這一點看我覺得女人很偉大。我對他們家人也很好。我呢,也沒什麼不良嗜好。我以前寫小品的時候,要靠三大件:香菸、稿紙、濃茶,抽菸很凶,把自己抽醉過兩回。打那兒以後不抽了,一抽就惡心。酒也不能喝。我演過打麻將,可我自己不會打,學過幾次沒學會,這方面我是弱智,看不明白。
作為名人的家人,生活必然會受到影響,特別是名人的孩子。
鞏:我記得最清楚的是,我兒子五歲那年,當時我幫我師傅唐傑忠搞一個紀念活動。那是一個星期天,我帶著兒子去跑場地、贊助,跟人一談就是一小時,兒子就坐在車裡。談了兩回,我兒子就哭了,他說爸爸你真不應該出名,你出了名兒淨跟別人說話了,都沒時間和我說話了。當時對我觸動特別大。他很少和別人提我,他不喜歡我出名,現在就更不提了,因為他不想自己有什麼成績,別人首先想到的是他爸爸。現在我跟兒子關系特別好,我們倆很注意溝通,經常一談就是倆小時,我總是從他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現在往往是大人在和孩子對抗,以自己的標准衡量孩子的行為,這樣對孩子不公平。
我品味自己,覺得無論幹什麼都能幹得不錯,上學時是好學生、下鄉時是好知青、當演員到目前為止也不錯、在家是個好丈夫、好父親。唯一的遺憾,我可能不是一個好兒子,因為時間的緣故,沒能好好地孝敬父母。我特別不提倡所謂「事業型」的人才,不顧家的那種,那不是一個完整的人。我信兩句中國老話:安居樂業、家和萬事興。 (摘自:中華網)


相關文章

招」 (11/26/2000)

 

相關新聞
演唱會被投訴唱粵語歌 張學友:我來自香港
台紀錄片《客人主人》訴說300年來客家族群演變
台綜首創「直播帶貨」選秀節目 寇乃馨任評審長
孫安佐涉違槍砲彈藥條例 遭警移送北檢複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