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報》:大陸企業應如何利用瘋牛病發跡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3月20日訊】 中國大陸出版的《國際商報》近日撰文,為大陸肉類加工制造企業如何充份利用歐洲瘋牛病事件開拓國際市場出謀划策,大意如下:

“中國牛”切勿坐失良机

就在歐洲牛肉受到“圍剿”,世界牛肉和牛制品的銷售遭受重創,中國大陸牛肉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卻在不斷上升。据悉,歐洲許多國家的航空餐菜單上,牛肉都標明了中國身份。這正是中國牛肉尋机出口,拓展海外市場的良好契机。

然而,從去年至今的出口情況看,去年一年冷凍牛肉的出口只有2万吨,价值2353.4万美元,比前年分別下降了10.6%和8.5%,今年1月份的出口量值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8.9%和15%,而活牛及牛制品的出口更是微乎其微。据專家介紹,大陸牛肉纖維含量較西方牛肉高,口感差异較大,這是牛肉出口連年下滑的客觀原因。除此之外,中國企業不善于把握市場机遇、缺乏市場競爭意識則是造成出口不暢的主觀原因。

中國農業可否“突圍而出”?

瘋牛病事件勿庸諱言將直接給世界肉制品市場帶來強烈的衝擊,甚至有可能調整人類的飲食結构;同時,肉類食品的大發展將給飼料及飼料加工業提供無限商机,也將對大陸飼料原料和飼料的生產產生深刻的影響。

飼料產品主要包括植物蛋白飼料、動物蛋白飼料及飼料添加劑。自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出全面禁止使用動物骨粉飼料喂牲畜的警告之后,可以預見在未來較長時期內,植物蛋白飼料將成為動物蛋白飼料的替代品。据了解,由于歐盟16國禁用肉骨粉,每年約有300万吨左右的肉骨粉將由豆粕、菜粕等植物蛋白粕代替,豆粕代替數額預計將超過60%,這意味著歐盟每年將多進口180万吨豆粕。數字表明:國內豆粕加工出口有巨大潛力。

但是,就大豆生產而言,大陸耕作技術落后,化肥施用量少,食用豆种植成本相對較高,榨油用豆往往优劣豆混种混收,平均出油量低,競爭力自然不高。同時,由于大部分飼料加工企業生產規模小,技術管理水平較低,經營分散,難于形成競爭优勢。

所謂“對症下藥”,要提高大陸飼料業生產能力,首先要有針對性地加大科技投入,從源頭實現飼料原料的高產、高質、經濟、增效;其次要优化生產布局,積极擴大生產規模,提高集約化生產經營水平;第三,政府要加強宏觀調控,避免資源浪費、重复生產;第四,從風險防范角度出發,可建立及完善農產品期貨交易机制,為企業降低因生產周期長、受外界因素影響大等原因帶來的風險提供保障。


    相關文章
    

  • 与中國接壤的蒙古科布多省爆發瘋牛病 (3/19/2001)    
  • 上海發明新技術 鑒定進口肉骨粉是否含有牛成分 (3/17/2001)    
  • 英消費者最擔心瘋牛病 口蹄疫排列第五 (3/16/2001)    
  • 羅查獲24吨“瘋牛病”牛肉 (3/15/2001)    
  • 嚴防瘋牛症加州傳播 欲突擊檢查飼料加工厂 (3/15/2001)    
  • 英格蘭的農場到處都是火光衝天 (3/11/2001)    
  • 英健康專家:我們發現了瘋牛病患者的死因 (3/10/2001)    
  • 中國惊現“瘋牛病疫區”牛肉 (3/7/2001)    
  • 加拿大加強防范口蹄疫 (3/6/2001)    
  • 歐盟科學家警告:“瘋羊病”的威脅不能排除 (3/2/2001)    
  • 比利時農民瘋狂衝擊警方 抗議歐盟怠慢瘋牛病  (2/26/2001)    
  • 瘋牛病可跨物种傳播 (2/25/2001)    
  • 荷蘭發現第十三例瘋牛病 (2/24/2001)    
  • 瘋牛病為澳洲牛肉出口歐洲帶來契机 (2/22/2001)    
  • 西班牙又發現5例瘋牛病 (2/21/2001)    
  • 瘋牛病繼續蔓延 英國又現口蹄疫 (2/21/2001)    
  • 西班牙不再斗牛 (2/16/2001)    
  • 英瘋牛病受害家庭獲賠 (2/16/2001)    
  • 歐盟: 追加9.7億歐元防治瘋牛病 (2/12/2001)    
  • 加拿大對巴西牛肉的禁令招致巴西舉國憤怒 (2/10/2001)
  • 相關新聞
    歐盟: 追加9.7億歐元防治瘋牛病
    英瘋牛病受害家庭獲賠
    西班牙不再斗牛
    瘋牛病繼續蔓延 英國又現口蹄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