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瀕臨崩潰 東亞地區將受拖累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3月20日訊】 日本財務大臣宮澤喜一日前稱,日本的財政狀況已瀕臨崩潰,今年1月份貿易出現了1997年1月以來的首次逆差,將成為今年舉債最多的國家,日經指數創下了16年以來的新低。

日本經濟為何不能复蘇

据新浪財經縱橫報道, 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日本經濟進入衰退期,至今已歷時10年。日經指數自1989年近39000點下跌以來,至近日11680點已整整跌去了70%,遠低于大多數日本企業和金融机构的資產盈虧點13000點,創下了16年以來的新低,不但把大多數日本公司在財務上推到了一個极其艱難的境地,也使日本經濟的前景變得更加扑朔迷离。為什么日本經濟難以擺脫困境,實現复蘇,其根本原因何在?為什么日本政府和有關當局几乎用盡了一切可以用到的政策,如人類經濟史上從來沒有人嘗試的零利率政策,還是不起作用?這需要從制度上來分析,抑制內部競爭、設置障礙阻止外國企業進入、終身雇佣和年功序列制、舊財閥集團內企業之間交叉持股等奠定戰后日本經濟騰飛基石的制度設計的沒落,是日本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之后遲遲難以擺脫困境、前景充滿不确定性的根本原因。

隨著日本國內和國際經濟環境的發展變化,日本戰后設計的制度的作用已經發揮到了极致,成功的因素開始演變為經濟發展的羈絆。終身雇佣制极大地阻礙了人才流動,企業間相互持股雖然有效地阻止了外資收購日本企業,但卻人為地抬高了股价,使日本的市場經濟扭曲成大財閥壟斷的畸形市場經濟,大股東不注重投資回報,而只是一味地追求相互之間發展業務關系,這些都為日本經濟埋下了隱患。

在日本,大企業是國家產業政策扶持的主要對象,而作為大企業供貨單位的小企業往往受制于大企業,基本上被鎖定在了經濟鏈條的最低端難以自拔。大企業要求為其供貨的小企業不得對其他企業供貨,大企業還千方百計壓低价格,使小企業經常面臨破產的威脅。近年由于日本經濟持續低迷,日本國內大公司紛紛轉向開發國際市場,也引起了日本國內產業空洞化,中小企業大批破產,使日本經濟元气大傷。這就是日本經濟結构的二元性,是阻礙日本經濟發展的另一不利因素。

未能解決銀行業的不良貸款問題更使日本經濟雪上加霜。在亞洲金融危机的猛烈衝擊下,一些日本老牌金融机构紛紛倒閉,開了日本歷史上金融机构破產的先例。但日本銀行業的坏帳并沒有就此大幅下降,反而越聚越多。据一些美國金融机构的估計,日本金融机构的不良資產高達100万億日元以上。

哪些國家受影響最大

經濟學家認為,日本在亞洲以及其他地區的經貿伙伴恐怕很難逃脫日本經濟衰退所帶來的影響。

美國華盛頓經濟政策研究所經濟學家史考特表示,日本經濟已經歷10年蕭條,而日本政府為阻止經濟惡化所采取的赤字財政支出手段未能見效,如果日本經濟崩潰,對東亞地區勢必產生負面衝擊。

華盛頓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經濟學家卡茲則表示,由于日本經濟的重要程度在全球排名第二,一旦崩潰,對東亞和美國都會造成巨大影響。

而令亞洲經濟前景尤其灰暗的是,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大國同時出現下滑。過去,在日本經濟處于衰退時,亞洲地區往往可以依賴美國的市場和投資,而當美國經濟經歷下跌時,又往往可以依賴日本。目前亞洲不單是出口和金融市場面臨困境,而且直接投資及亞洲企業其他的融資方式可能都會受到威脅。

日本經濟希望點在哪

1999年下半年到2000年上半年,日本經濟曾經出現許多好轉的跡象:很多人以為日本經濟已經擺脫困境,包括美國的机构投資者在內的大批海外資金大量涌入日本,日經指數突破了2万點大關,日元兌美元匯率逼近100,達到102日元兌1美元,甚至就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机构也對日本經濟表示樂觀。這是日本政府采用擴張性財政政策帶來的結果。但好景不長,森喜朗上台后,財政開支開始減少,日本經濟又迅速消退。而且,日本的財政狀況一向不容樂觀:如今日本的GDP為500万億日元,而截至去年年底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財政赤字余額卻高達660万億日元,為GDP的120%以上,是西方7國中債務狀況最糟糕的。据英國最新一期《經濟學家》雜志報道,日本將成為今年舉債最多的國家,預計年內借債總額達到5600億美元,比名列第二位的美國多一倍以上。据預測到2002財政年度末,日本的總公債將達到666万億日元左右,相對于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30%還多。所以,日本財務大臣宮澤喜一近日稱,日本的財政狀況已瀕臨崩潰。他說,為了在21世紀重建日本的財政,需要對財政進行根本性的重組,以恢复日本的財政秩序。不但需要能降低債務的措施,而且還需要能解決稅務、地方政府財政和社會安全等問題的措施。

然而,當日本經濟衰退已經成為事實后,我們需要關注的是那些有可能引領日本走出經濟頹勢的不确定性因素了。

有專家認為,日本經濟的以下6方面的內容非常值得關注的:日本經濟這10年來依然是世界第2大經濟体,因此經濟的悲觀只能認為是一种停滯;最近在利率和財政政策失效的情況下,日本政府進行了大規模改革政府机构,將政府部門從24個減為12個;日本政府為了刺激疲軟的經濟,提出以信息經濟改造日本目前的經濟結构;外資收購日本企業的數量創下了戰后新高,部分被壓低的日本企業的資產已經引起國際戰略投資者的注意,這意味著日本對經濟制度的改革有了好的開端;日本股市在下跌了10年之后,最近又創下了16年來的新低,日本股市有可能探明一個階段性底部;日本金融界的改革已經拉開序幕。

以上這些因素是對未來日本經濟的結构性改變作質變前量變的積累,雖然這些變化還不足以使目前廣為認同的日本經濟的低迷這個确定性得以改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不得不對以上這些因素造成未來日本經濟的不确定因素引起注意。

現在對日本而言,當務之急是消除人們對其經濟發展前景的不安,明确提出經濟結构調整的具体藍圖。


    相關文章
    

  • 日立和NTT數据公司聯合向地區銀行提供信息系統服務 (3/20/2001)    
  • 日本宣布實行零利率貨幣政策 (3/20/2001)    
  • 日圓勢弱 歐元短期賣壓不輕 (3/18/2001)    
  • 評論:面臨崩潰的日本經濟應何去何從? (3/17/2001)    
  • 日本官方估計:日本經濟已經陷入通貨緊縮狀態 (3/16/2001)    
  • 刺激景气猛揮霍 大陸經濟含隱憂 (3/16/2001)    
  • 日本政府承認經濟陷入泥潭 (3/16/2001)    
  • 一損俱損 美國官員為日本經濟操心 (3/15/2001)    
  • 日本經濟一掘不振 無家可歸者增多 (3/15/2001)    
  • 日本前途黯淡 美國孤軍奮斗 (3/13/2001)    
  • 日本經濟重感冒 全球經濟將跟著打噴嚏 (3/11/2001)    
  • 日本經濟危机也許行將波及全球 (3/8/2001)    
  • 香港海關首破兩郵遞冒牌皮具集團 (3/2/2001)    
  • 東京股市降至13000以下 創28個月新低 (2/28/2001)    
  • 日本經濟組織強調發展中日關系 (2/21/2001)    
  • 《經濟學家》:日本開始同中國過不去 (2/15/2001)    
  • 布什政府對日經濟政策難有新招數 (2/12/2001)    
  • 英國經濟學人雜志:日本對華敵意在上升 (2/10/2001)    
  • 日本經濟低迷帶動股市下挫 (2/9/2001)    
  • 日本GDP預測顯負值 經濟衰退陰影再現 (2/8/2001)
  • 相關新聞
    日本GDP預測顯負值 經濟衰退陰影再現
    日本經濟低迷帶動股市下挫
    英國經濟學人雜志:日本對華敵意在上升
    布什政府對日經濟政策難有新招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