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藝”“實驗”都演魯迅

標籤:

【大紀元3月28日訊】  信報訊 2001年的初春,京城話劇舞台高潮迭起,真可謂“你方唱罷我登場”。北京人藝在成功推出話劇《第一次親密接触》《蔡文姬》后,又由著名青年導演李六乙拿出了看家之作《魯迅》,大有准備在5月北京舞台“一火再火”之勢。然而,厲兵秣馬的中央實驗話劇院也不甘人后,一部歌劇与曲藝交鋒、表演同演唱融合的民謠清唱史詩劇《魯迅先生》將先話劇《魯迅》一步在4月15日左右与首都觀眾見面。

  你听過魯迅先生用演唱講完一堂課嗎?民謠清唱史詩劇《魯迅先生》實際上是張廣天想借此机會推動整個史詩劇運動。此次演出以現代民謠風格為演唱主体,四檔民謠歌手、加上四位曲藝演員,用管弦樂、電聲樂和民樂三合一的大型樂隊進行現場伴奏。整個演出是以演唱而不是以人物表演為中心,人物交流沒有一句念白,全部依靠沒有念白的通篇吟唱, 以歌唱來推動劇情,而拋卻插曲概念,而這在戲劇中并不常見。此次張廣天將親自出馬演繹魯迅臨終“絕唱”,而這部民謠清唱史詩劇《魯迅先生》則可以被看做是一次激進的、革命的、徹底的藝術創新。

  与之相比較,李六乙所導演的話劇《魯迅》則是一部傳統的、親切的、現代的話劇作品。表現強調的精神是“魯迅還是一個人”。這与張廣天所強調提出的“精神領袖論”是兩种截然不同的觀點,在兩部戲都尚未演出之際我們著實難分其上下高低。作為國內兩大劇院的重頭力作,此次演出所顯現的不僅是兩种觀念的較量,同時也是兩大劇院實力的一次大比拼,至于成敗高下,正是值得我們期待的。

  


    相關文章
    

  • 【紀元專欄】鄭義:例行的殘忍 (3/28/2001)    
  • 假如魯迅活下來 (3/15/2001)    
  • 【紀元特稿】 張耀杰:現代文學中的“精神奴役” (3/13/2001)    
  • 雷峰塔千年地宮發掘有惊人發現 (3/11/2001)    
  • 《白蛇傳》中雷峰塔地宮明天將開啟千年神秘 (3/10/2001)    
  • 劉曉波:魯迅的悲劇 (3/4/2001)    
  • 魯迅先生是這樣說的 (2/27/2001)    
  • 【紀元專欄】夏愛蘇:我看靈山(一)高行健君之謎 (2/21/2001)    
  • 【紀元專欄】夏愛蘇: 果戈里《死魂靈》与魯迅的《阿Q正傳》 (1/26/2001)    
  • 台灣問題几點反思 (1/7/2001)    
  • 郭沫若逢場作戲的悲哀 (1/2/2001)    
  • 江澤民搗鬼術盡 老把戲也已唱完 (11/26/2000)
  • 相關新聞
    郭沫若逢場作戲的悲哀
    台灣問題几點反思
    【紀元專欄】夏愛蘇: 果戈里《死魂靈》与魯迅的《阿Q正傳》
    【紀元專欄】夏愛蘇:我看靈山(一)高行健君之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