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厲以宁:大陸金融業面臨三大問題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15日訊】 經濟學家厲以宁昨天在北京說,當前中國金融業面臨三大問題:一是加入WTO以后,金融業在新的形勢下如何發展?二是中國金融業和資本市場如何在促進國民經濟增長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三是怎樣才能切實有效的保護投資人的合法權益?

據新浪財經報道﹐厲以宁教授是在今天北京大學、芝加哥大學聯合主辦的“資本市場、公司財務、貨幣和銀行年會”上,面對包括美國金融協會的4位前主席在內的12位國際金融界的權威人士以及 國內近200位業界人士,作上述表示的。

与以往的演講不同的是,媒體的記者今天在听取厲先生演講的同時還得到主辦方之一——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提供的一份演講提綱,這份提綱言簡意賅地概括了厲先生的上述觀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對記者說,這是擔心媒體記者曲解厲教授本意的結果。記者在會議資料袋里發現了兩份同樣的提綱,可見主辦者的重視程度。

關于中國加入WTO以后金融業的改革与發展,厲以宁闡述了他的五個設想:

——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分步驟地改為多元投資主體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厲以宁認為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先改為兩個以上投資主體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第二步,改為多元投資主體的股份有限公司;第三步,上市。他強調,由于統一貸款以及規模競爭的因素,整體改制更加适宜。

——組建金融控股集團公司,實行混業經營和分帳管理。厲以宁說,混業經營是大勢所趨。加入WTO后,問題更加突出,因為外資金融机构是混業經營的。

厲以宁強調說,現行法律要改。可行的做法是建立金融控股集團公司,控股集團公司之下設立若干專業的子公司。混業經營与分賬管理并存。分賬管理等于設立一道防火牆,以免風險擴大。

——國有獨資保險公司應仿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改革模式進行改革。保險業在中國加入WTO后面臨外資保險公司的競爭,原客戶可能流失,新客戶可能不來了。關鍵在于:規模、信譽、服務質量和服務內容。整體改革,逐步走向上市,可擴大規模,提高服務質量,增加服務內容。

厲以宁說,信譽,是長期積累而成的,但改制是前提。

——農村信用社夠條件的,仿照城市信用社改革模式改為農村合作銀行。不要一刀切。條件成熟了就改制,一般的可以以縣為單位組成。有的縣較小,可以几個縣聯合組成,要充實資本金。民營企業可注入資金,成為新股東。地下金融,尤其是農村高利貸,只有在農業合作銀行發展之后才能逐漸消失。

——把現有的大型證券公司擴展為實力雄厚的投資銀行,推出新的金融品种。現有的證券公司規模不大,力量單薄,難以同國際上大的投資銀行抗衡。應通過重組和新資本注入建立大的投資銀行。

關于中國金融業和資本市場如何在促進國民經濟增長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厲以宁認為,必須有五個前提:

——發展中小銀行,包括民營銀行。銀行要支持民營企業、鄉鎮企業。應當放寬建立民營銀行的界限,准入。

——通過國有股減持,資產重組,建立一批机制合理的、靈活的跨國公司。國有股減持的必要性在于:既改變一股獨大現狀,又盤活國有資產。減持后,通過市場,進行資產重組,建立一批好企業,打入國際市場,成為跨國公司。但目前,要約收購不可行,只靠協議收購或換股。

——大力發展投資基金,包括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公募基金——主要是證券投資基金,公開招募,逐步增加和擴大開放式基金。私募基金——主要是創業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向特定對象招募,支持高新科技產業中的非上市公司。私募基金客觀上已經存在,使之合法化可以減少風險,保護投資人,以及防止腐敗

——建立多層次的證券市場體系。包括主板市場、創業板市場、柜台交易、特別轉讓等。

——社保基金入市。這有几個好處:有利于支持企業發展,有利于穩定股市,也有利于社保基金的資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厲以宁談到的第三個問題是,切實有效的保護投資人的合法權益。他認為應通過五個途徑:

——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輿論監督三者結合。光靠政府監管不行。行業自律很必要,對違規者應有行業抵制。輿論監督同樣必要。

——改革一股獨大現狀并實現董事責任制度。一股獨大,股東會、董事會均不起作用。董事責任制法律上已有,但過去并不實行。今后一定要改。

——依法披露信息,增加透明度。資產不實,負債不實,盈虧不實,上市公司如此,證券公司如此,銀行也相似。信息虛假既誤導了投資人,也損害了國家的利益。要依法披露信息,及時、准确。

——獨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并使獨立董事真正起作用。獨立董事如何產生?一個人能當几家公司的獨立董事?獨立董事的權、責、利如何?獨立董事不起作用的原因何在?制衡与效率的關系。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宁肯有一些制衡者——如獨立董事。

——民事賠償制度需要完善并有可操作性。誰是原告?小股東不愿牽頭,因為成本大、拖不起。要有集團訴訟代理人。誰來賠?怎么賠?問題也不易解決。控方舉證与辯方舉證,各有利弊。要探索一條适合中國國情的民事賠償制度。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厲以寧稱入世後大陸銀行應實行混業經營 (6/15/2001)    
  • 中國呆帳日益攀高 國有企業占近7成 (6/7/2001)    
  • 解救台灣經濟危機的正路 (6/7/2001)    
  • 美國网絡公司被裁職員今何在? (5/31/2001)    
  • 美國網絡公司被裁職員今何在? (5/30/2001)    
  • 美企業裁員創九三年歷史新高記錄 (5/3/2001)    
  • 美科技業不景氣恐持續至2002年 (4/20/2001)    
  • 總統強調金融改革是施政第一優先 (4/4/2001)    
  • 花旗集團也將裁員 (4/3/2001)    
  • 美金融業 服務不打烊 (4/1/2001)    
  • 摩根搶先受託處理全球企業購併金融業  高盛失色 (3/30/2001)    
  • 奇異電器擬21億美元收購FFCA (3/30/2001)    
  • 日本銀行組成四大集團 (3/26/2001)    
  • 美國今年被盜用身分受害人達75万 (3/21/2001)    
  • 中國人民銀行撤銷信達信托公司 (3/2/2001)    
  • 台灣3年內,16家新銀行可能剩不到5家 (2/13/2001)    
  • 金融業搶著幫你管錢 (2/11/2001)    
  • 台灣股市收盤上漲 成交量增大 (2/9/2001)    
  • 亞洲500大銀行面臨整合挑戰 (2/3/2001)    
  • 大陸頒布新規定規范處于困境中的信托業 (1/19/2001)
  • 相關新聞
    大陸頒布新規定規范處于困境中的信托業
    亞洲500大銀行面臨整合挑戰
    台灣股市收盤上漲 成交量增大
    金融業搶著幫你管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