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演唱會一張票炒高到二千美元 擺闊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21日訊】北京專題報導 世界三大男高音週六將在紫禁城聯袂同台,為北京申辦奧運高歌助陣。為了搞這個活動,主辦的中藝公司前後運作三年,總算要大功告成。但一張售票竟炒到二千美元天價,大學生助威團票每張也要三百八十美元,遠遠超過西方國家的行情。

 中時電子報報導 , 一名音樂學院的教授楊彥迪說,美國最好的大都會劇院的包廂,門票只有三百美元,學生站票十美元。中國自稱是「發展中國家」,卻擺出如此荒謬闊氣。他說,即使最高檔的藝術欣賞也不該這麼貴,搞得這麼貴要給誰看。

 主辦單位在新聞稿上寫著,演唱會的舞台兩側和觀眾席後部設置六個巨大屏幕,民眾可透過屏幕看到現場盛況,「還能領略到出席晚會的一大批名流的風采」,這種說法讓北京文藝界極為反感,他們認為奧運會的精神重在參與,這麼貴的票把民眾拒於門外,只有名流群聚一堂舉杯助興,拋掉申辦奧運的目的和宗旨。

 主辦單位的一位負責人說,二千美元的票最好賣,大多是合資或獨資大集團公司買的,「最高票價是最高的公關禮遇」,所以大企業買得最為踴躍。

 一位出租車司機連「幹」了幾聲,說他早料到申辦奧運跟老百姓沒有關係,「全民參與都是鬼話」,下崗職工一大堆,都快沒飯吃了,竟有人花二千美元聽一場音樂會,這是什麼世界。言談間,讓他想起「還是毛主席的時代好」。

 在媒體的動員炒作下,「三大男高音放歌紫禁城」在北京喧囂得熱鬧滾滾。北京的歌劇評論家劉詩嶸亦有同感,他說應把「三高」演唱會視為「社會活動」,是有滿足民眾一賭巨星風采的意義,但不是一場音樂欣賞會,真要聽音樂還不如在家聽CD。

 但知道內情的人認為,即使把「三高」演唱會降格視為一場「社會活動」,其內也隱藏許多敗筆。最被外界詬病的是,在北京舉辦演唱會的前一天,三大男高音竟先赴漢城演唱,而這個消息在中藝公司與三大高音經紀人簽約時卻毫不知情,因此有人說中藝公司被八十歲的經紀人魯道斯「涮」了一道。

 在記者會上,三大高音之一的帕華洛帝說,結束漢城演唱後,在飛往北京途中他可以在飛機上休息沒有問題。但一般來說,演唱家唱了一晚,加上旅途勞頓,通常都需要休息一個整天。帕華洛帝現年六十六,多明哥六十歲,年紀較輕的卡瑞拉斯也將告別中年。這組高齡樂團來回奔波,讓保險公司都要捏把冷汗。

 圈內人都知道,像帕華洛帝之流的天王巨星,行程哪有必要如此緊湊。劉詩嶸說,行程安排得這麼緊張,一般只有兩種情況,一是演唱家剛剛出名,需要密集出擊增加知名度,二是演唱生命快到盡頭的藝術家,為要抓緊時間趕快賺錢。所以有些人實在看不懂,這次行程安排是在幫助「三高」抑或糟蹋「三高」。

 在演唱的曲目方面,行家也看出了問題。「三高」的北京演唱曲目正統的藝術歌曲太少,而民歌和流行歌曲改編的成份居多,唱這些非正統歌劇「省勁又討好」,劉詩嶸說,從大演唱家的角度說,唱這些簡單的歌簡直是在「鬧著玩」。尤其在三大高音萬一出現疲憊之際,觀眾想聽High C之聲可能都很困難,歌王改用高音A濫竽充數,就太煞觀眾期待了。

 總之,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但一提到票價貴得離譜,不管是外行或內行,心裡都有種不踏實的感受,畢竟天價離民眾太遠,又做了冤大頭,讓人提起「三高」演唱會就有氣。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三高音樂會2000美元票价是銷得最好的一部分 (6/19/2001)    
  • 張藝謀不是“世界三高”音樂會的燈光師 (6/18/2001)    
  • 戲說中國的三大男高音 (6/18/2001)    
  • 新台幣貶至三年來最低 日成交量創歷史第三高 (5/28/2001)    
  • 宋楚瑜指出:社會三高四低政黨須再輪替 (5/20/2001)    
  • 四川教師互聯网上貼「反共」標語被判刑兩年 (3/12/2001)    
  • 遠華案三高官維持死刑 高院駁回上訴 另七犯昨伏法 (2/24/2001)    
  • 上海專家建議拔高歷史建筑 (2/15/2001)    
  • 美國聯邦理事會可望月底降息,台灣市場吸引外資 (1/18/2001)    
  • 民調顯示 台灣失業率高達11% (1/10/2001)    
  • 聯儲局為股市打強心劑 那斯達克市場創三高 (1/3/2001)    
  • 中國首例轉基因羊降生北京順義區 (12/24/2000)    
  • 中東和平促歐元重上0.86 (11/3/2000)    
  • 諾基亞等公司宣布良好業績刺激股市上漲 美國股市大起大落 (10/20/2000)
  • 相關新聞
    聯儲局為股市打強心劑 那斯達克市場創三高
    民調顯示 台灣失業率高達11%
    美國聯邦理事會可望月底降息,台灣市場吸引外資
    上海專家建議拔高歷史建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