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郵報前發行人葛蘭姆夫人喪禮在華府舉行…

人氣 9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25日訊】 華盛頓郵報董事會前發行人凱薩琳.葛蘭姆女士的追思禮拜周一(廿三日)在華府國家大教堂舉行。一如她的一生,喪禮的內容處處也突破傳統。家人、親族、員工、各界代表數千人參加,華裔名大提琴家馬友友現場演奏,全美各地轉播實況,喪禮備極哀榮。

追思儀式在美東時間上午十一時(台北時間周一深夜十一時)開始,由一位小女孩手持十字架步向聖壇,開始了不一樣的追思禮拜,因為從來都是小男孩扮演這個角色的。

極負盛名的歷史學家亞瑟.施勒辛格在喪禮上追念這位相交五十六年的好友說,「她突破了傳統性別的限制,大力推動改革」,他讚揚葛蘭姆夫人「勇敢、正直、堅毅、豪邁」。前國務卿季辛吉娓娓道來葛蘭姆女士對他的關懷,包括有次對他說,「你太累了,走,請你看場電影」,等到電影映畢,燈光亮了,觀眾看到是我們兩
人,都大吃一驚。

她的一女三子都上台悼念母親,在感念之餘,最小的史提文說,小時頑皮,給媽媽找了不少麻煩,年長卻愈來愈像媽媽,三兄弟中唯一禿頂的史提文說,如今「戴上假髮,簡直就是媽媽的翻版」。儀式中,不論親人、員工代表、來賓,致詞中趣味橫生,笑聲不斷,不斷提醒眾人這位偉大女性的溫柔一面。

追思禮拜由聖公會牧師、前參議員丹佛斯証道。他說,如果說知識就是力量,那麼給予大眾知識,就是給予大眾力量,葛蘭姆夫人「使美國更為強大」。

馬友友在現場演奏巴哈的Allemande,美國國家交響樂團等音樂團體也參與追思禮拜。

參加者包括副總統錢尼夫婦、前總統柯林頓夫婦、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茲、聯邦儲備理事會主席葛林斯潘、紐約市長朱利安尼、紐約州長帕塔基、華盛頓市長威廉斯等。由於座位有限,從清晨六時卅分起就有民眾排隊等待進入。

禮拜後,遺禮安葬於葛蘭姆女士的家族墓園中,長眠於葛蘭姆先生之側。距離他們生前居住的華府喬治城宅邸,只有一街之隔。

葛蘭姆女士十四日在愛達荷州太陽谷參加新聞界高層主管會議期間跌倒,頭部受傷,送醫後延至十七日過世,享年八十四歲。她去世前仍擔任華郵董事會執行委員會主席一職。

華盛頓郵報今天在報導相關消息時,用的標題是「值得頌揚的一生(A Celebrated Life)」。一如喪禮結束時,「美哉美利堅」的樂曲及大合唱迴盪在國家大教堂中,作詞者-與葛蘭姆女士同名的貝慈當年寫道:「……捍衛自由……愛國甚於愛己……終底於成……」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華盛頓郵報:高瞻否認為台灣做間諜 (7/20/2001)    
  • 因水門事件名垂新聞史 華盛頓郵報前掌舵人辭世 (7/18/2001)    
  • 白宮發布總統聲明哀悼葛蘭姆 (7/18/2001)    
  • 向格雷厄姆夫人致敬﹗ (7/18/2001)    
  • NBA: 喬丹認為現在作出复出決定為時過早 (7/18/2001)    
  • 《華盛頓郵報》發行人离幵人世 (7/17/2001)    
  • 華盛頓郵報前董事長葛蘭姆女士摔傷病危 (7/16/2001)    
  • 華盛頓郵報指阿根廷恐引爆另一金融風暴 (7/12/2001)    
  • 備受批評的法國邪教法被中共捧為至寶 (7/10/2001)    
  • 李怡 :布什對華政策回到「中間」 (7/10/2001)    
  • 中共當局為何不敢公開監獄實情? (7/10/2001)    
  • 華盛頓郵報說國民黨推動邦聯制加劇統獨爭戰 (7/9/2001)    
  • 《華盛頓郵報社論》北京辦奧運 未必就會改頭換面 (7/8/2001)    
  • 華盛頓郵報民調顯示讀者最不希望北京申辦奧運 (7/6/2001)    
  • 歐議會指華人權欠佳 不適合主辦奧運 (7/6/2001)    
  • 華盛頓郵報:法輪功成員死于中國的勞教所 (7/5/2001)    
  • 中國大旱侵襲17省 災情20年來罕見 (7/2/2001)    
  • 華盛頓郵報: 二十年來最嚴重旱災侵襲中國大陸 (7/1/2001)    
  • 加大教授:台灣也曾移植死囚器官 (6/30/2001)    
  • 「中」美逐漸走向對抗 中共不安 (6/23/2001)
  • 相關新聞
    「中」美逐漸走向對抗 中共不安
    加大教授:台灣也曾移植死囚器官
    華盛頓郵報: 二十年來最嚴重旱災侵襲中國大陸
    中國大旱侵襲17省 災情20年來罕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