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特稿】 李少民:臺灣經驗與大陸的變革(七)

台灣和平土改之經驗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30日訊】 台灣和平土改之經驗,在此頗有啟發,一九五零年代初,台灣進行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其目標與筆者所提大陸私有化目標相似,即和平地改變土地集中現象,使地主放棄所佔有大量土地,同時亦使他們從土改中,獲得相當的利益。台灣土改之策略,乃是用公營企業之股票向地主贖買土地。此舉,既逮到了土地再分配之目標,又使地主階級變成工商企業家,由工業化之阻力變為動力。

大陸的公有經濟私有化之設計,可以台灣土改為借鑒。目前大陸已開始發行國營企業股票。可以設想,在向公眾發行股票的同時,用國營企業之股票作為退休金,使各級共產黨幹部退休,成為股東。這一做法,名正言順。因為這些幹部作為廠長、書記,領導企業多年,用股票勉其退休,並無不當。不僅如此,從共產黨幹部到股東這一轉變,具有以下意義。第一,這使得企業私有化;第二,這使幹部的利益未受損失,只不過將他們從原職位上謀來的特權變成衡量的股份收入;第三,造就了工商階級。而這些由幹部轉變成的工商階級,則有可能成為改革的動力。作為股東,他們會推動立法保護似產與投資,減少政府幹預。而大陸的私有化市場經濟則有可能建立。

一旦市場經濟建立,平民百姓亦有規矩可循,為致富而創業。使幹部先富、先變成工商階級,而平民次之,恐怕是和平改革必然之代價。

——原載(二十一世紀中國叢書之4)《大陸學者眼中的臺灣經驗》楊建利主編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新聞分析:海峽兩岸的軍事對比 (7/30/2001)    
  • 兩岸教育差異大 苦了台商子弟兵 (7/29/2001)    
  • 高瞻接受紐約時報訪問否認涉及機密文件 (7/29/2001)    
  • 【紀元特稿】李少民:臺灣經驗與大陸的變革(六) (7/29/2001)    
  • 美國經濟放緩已影響到歐洲 (7/28/2001)    
  • 「去中國化」有什麼不好? (7/27/2001)    
  • 我有一個夢 (7/25/2001)    
  • 感染中國熱的人豈能再走火入魔? (7/25/2001)    
  • 為何輕判李少民重判高瞻﹖ (7/24/2001)    
  • 陸委會諮詢委員預測中共以強大中國對台統戰 (7/23/2001)    
  • 世貿組織的國民待遇原則 (7/23/2001)    
  • 陸委會說經發委員個人到大陸蒐集資料可考慮 (7/23/2001)    
  • 蔡英文:只要兩岸有共識 執行政策沒有底線問題 (7/22/2001)    
  • 民意調查:經發會獲逾5成民眾支持 (7/22/2001)    
  • 跳進一個中國陷阱 救不了台灣經濟 (7/22/2001)    
  • 【紀元特稿】黃鶴雲: 切勿從愛國開始 以殃民終止 (7/22/2001)    
  • 大陸北戴河審核候選中委 高官陸續抵達本周起開會 (7/22/2001)    
  • 台商時興包二奶 身處危機不自覺 (7/21/2001)    
  • 中國武夷山九曲溪的懸棺之迷 (7/21/2001)
  • 相關新聞
    中國武夷山九曲溪的懸棺之迷
    台商時興包二奶 身處危機不自覺
    大陸北戴河審核候選中委 高官陸續抵達本周起開會
    【紀元特稿】黃鶴雲: 切勿從愛國開始 以殃民終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