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雜志封面文章:王志東沉沒(下)

人氣 8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7日訊】 下篇:英雄沉浮

1、創業天才

四通利方首次融資完成之前,王志東將21%的技術股全數划入自己名下。這部分股權,是王志東后來在新浪持股的主要來源

在剛剛飛返北京之初,王志東本人一定沒有料到,他的去職(對外是“辭職”)會在媒體引起那樣的軒然大波。

這是6月間最重要的新聞。在內地大小媒體上,關于王志東的照片隨處可見,許多文章充滿了對神話破滅的惊疑、悲傷与惋惜之情——主題是“冷酷無情”的資本家赶走了“知本”起家的創業者。

王本人獲得了最大的同情,這實在是不無原因的:王志東一手締造了四通利方以及新浪并把它帶到納斯達克,已經成為難以動搖的中關村知識英雄神話。

中國互聯网三大“英雄人物”王志東、張朝陽和丁磊中,王志東是惟一的“中關村寵儿”(張朝陽是“海歸”,丁磊來自南方),雖然有許多報道把他早年的經歷描繪得相當艱難,但客觀看來,王志東是中關村年少得志的典范。

他80年代末從北京大學無線電系畢業未久,即在24歲之時參于創辦新天地公司,擔任副總經理和總工程師。其間,他發明了中文之星(一种基于windows操作系統的中文平台軟件),一舉成為國內頂級程序設計員。1993年,在四通集團的約請下,他离開新天地創建四通利方并擔任總經理。在搬出新天地的四居室之后,四通給王志東的住房,是公司在亞運村購置的高標准公寓。

至遲從此時起,王志東表現出遠超單純程序員的商業才能和談判能力,成功地從四通集團獲得技術人員的持股机會。當時國內還沒有技術人員持干股的安排,四通集團特地讓其香港上市公司四通電子出資350万元在香港成立利方投資,約定王志東、嚴援朝及其他技術人員持股30%,然后再由利方投資在國內与四通集團合資成立四通利方,四通集團再追加投資150万元,持股30%。如此一折,四通利方的技術股達到21%。

四通利方成立后,王志東借中文平台的市場契机推出Richwin,市場占有率很快超過了當年的“中文之星”。后來1995年微軟Windows95中文版一出,一些中文處理軟件企業陷于困境,四通利方也開始尋求突破。發展資金再度成為瓶頸。四通集團想繼續投資,但一則力不從心,二則內部爭議頗大,有意支持王志東的段永基与四通另一名董事劉菊芬于是協助安排四通利方外部融資。

劉菊芬安排王志東見到了美國硅谷的投資銀行家山迪.羅伯遜及其年輕的中國助手馮波。1996年1月,四通利方与馮波服務的羅伯遜.斯蒂文斯(RSC)公司簽訂了國際融資服務合同。從此,王志東走上了与國際資本交往之路。

1996年4月,四通利方組建國際网絡事業部,并推出利方在線网站。1997年10月,四通利方的第一次國際融資完成,以美國華登投資集團(WIIG)牽頭的三家公司共投入風險資本650万美元。當時還是華登副總裁、后加入四通利方的茅道林稱,這批資本后來主要投向了屬于网絡業的利方在線。此次融資后,公司總价值達1500万美元,升值23倍。

在此次融資完成之前,王志東將四通利方原21%的技術股全數划入自己名下,嚴援朝等人不得不接受了這一現實。以融資結束時公司的估值,這筆股權相當于近180万美元,其時,王志東28歲。這亦從側面說明,王志東在四通利方貢獻巨大,為其他人所遠不能及。這部分股權,是王志東后來在新浪持股的主要來源。

2、英雄需求

“造神是marketing(營銷)的一种手法。(网絡公司)最簡單的就是做公關了。媒體本身需要追泡沫的時候最容易追的也是人。以這個情形講,志東絕對是IT界的一個好手及一個標志。”——茅道林

北京傳媒界的“王志東英雄曲”是從那時候高亢起來的。王志東或許受之無愧,不過從彼時起,四通利方已經成了創業者、風險資本和投資銀行家們共同運籌的舞台。

舞台擴大,利益相關者增多,前景更為廣闊,四通利方不再是one man show(獨角戲)。管理理論最常提及的企業家管理團隊,在這之后漸次形成了。

在1997年首次融資完成后,原就職于RSC的美國人馬克(Mark Fagan)加入四通利方,擔任了財務總監(CFO);到1999年初,華登副總裁、持有斯坦福大學碩士學位的大陸留學生茅道林又离開華登,出任四通利方運營長(COO);王志東在1998年9月与華淵公司CEO、台灣商人姜丰年相識相交,進而兩公司合并合作,新公司易名新浪,由姜丰年擔任主席兼CEO;1999年3月間王志東、姜丰年共同出面,請來硅谷著名的网絡企業家沙正治擔任掌門人。1999年4月,新浪完成第二次國際融資2500万美元,這回的牽頭人還是美國華登投資。第二次購并和融資完成后,公司總价值達到8380万美元,升值5.6倍。

1999年春,中國開始進入网絡熾熱期。网絡熱需要超級明星,在网絡業先走一步、成就卓著的新浪必然地成了明星首選之地。于是,事情顯得有些變形,一方面是王志東在傳媒筆下獨闖天下、所向披靡的英雄神話,一方面是新浪在國際資本手中成長轉型、建立現代企業治理机制的現實圖景。

后者有強有力的事實做支撐。到1999年初四通利方与華淵合并亦即新浪成立之后,其掌門人不是中國媒體至為自豪的創業英雄王志東。王志東職務叫總裁,實職則只是新浪中國公司的總經理。擔任新浪CEO的是硅谷互聯网宿將、美籍華人沙正治。

至1999年8月間,沙正治對公司一次次大刀闊斧地改革之后,王志東一度“總裁”職位不保。

8月底,沙正治在董事會推出后來被知情者稱為“全面接管”的一份計划,要求王志東等人辭職,以將新浪改造成為一個完全意義上的硅谷公司。沙正治以去就做賭注。由于上市之前臨陣換將是大忌,沙正治的威脅極具殺傷力,而王志東當時可謂危如累卵。最終,在陳丕宏、段永基最后是在陳立武等諸董事的支持下,王志東方渡過難關,并一舉登上新浪CEO之位。隨后,公司撤換了早先支持沙正治的、后來又力主推遲上市的財務顧問美國投資銀行高盛公司(參見本刊1999年11期封面文章《新浪“政變”》)。

此役的內幕很難為眾多國內傳媒所确知和領悟。IT英雄呼喚的慣性還在繼續,而且還有需求。國內一些報道以王志東單槍匹馬地擊敗了硅谷大人物和美資投資銀行的組合,而把他推至聲望的頂峰。王志東從此成為新浪的化身与同義語。

冷靜地看,董事們在1999年9月將票投向王志東,不是選擇了他個人,而是在沙正治代表的硅谷概念和王志東代表的中國增長概念之間選擇了后者。王志東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關節,但至今,記者仍能听王志東自得地說起“我當年一個人干倒沙正治和高盛的時候……”他几乎完全遺忘了董事會里的激烈爭鋒,錯誤地估量了自己力量的源泉。

茅道林說:“造神是marketing(營銷)的一种手法。(网絡公司)最簡單的就是做公關了。媒體本身需要追泡沫的時候最容易追的也是人。以這個情形講,志東絕對是IT界的一個好手及一個標志。”

話說得很客气,但語義很明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沒有永遠的敵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以王志東之聰明,不可能不知道這個道理。不過,“王志東是一個神話,結果他自己都信了。”一位多年与王志東相交的知情人作此評論

3、敬酒罰酒

6月16日,新浪董事會召開電話會議,再次表決解除王志東總裁兼CEO和董事職位,表決的結果是5:0。通過越洋傳真,五名董事分別在兩個解職決議上一一簽名。傳真隨即發給了王志東

從6月1日至6月11日,新浪股票連漲6個交易日,從1.60美元左右漲至最高2.3美元左右,漲幅最高超過40%。這是市場的明确信號:歡迎王志東下台。

不過,遠离美國的王志東已經不愿對資本意志示弱。

現在無從考究王志東想法發生變化的原因,但少數在王志東回京后即与他通過電話的人,确曾有幸听他說起“辭職”一事。或許,在中國“IT浪漫主義”猶存的環境中,王志東很快發現“辭職”說會讓人失望;或許,黃土地上的网絡英雄崇拜過于執著,王志東可以感受信心,也可能感受壓力。

在媒體的熱切支持与詢問面前,王志東的態度是沉默。但這种沉默和人們過去所見企業管理者去職后的沉默很不一樣,熱愛王志東的媒體時時可以感覺、甚至在期望他會做些什么。各种推論爭相顯出高超的想象力,就連聯想365歷盡艱辛与AOL結盟,也會有人來大張旗鼓地猜測:“王志東會不會來吃晚餐?”

王志東本就倔強,不愿放棄。他很快尋求其他辦法。他曾南下香港、遠赴云南,但動因不詳,市場上開始出現諸如王志東將回購新浪等傳聞。這段時間,外界几乎聯系不上王志東本人,所有電話均由夫人轉接。有媒體稱之為王志東“神秘的沉默”。

姜丰年6月6日曾到北京,在与公司高層拜會信息產業部、國務院新聞辦等主管部門之余,姜与王志東夫婦共進晚餐。但如姜丰年后來所說,他与王志東在一起,“不談公事”。當然,姜丰年仍未能按董事會之托,讓王志東在同意辭職的協議上簽字。他告訴《財經》:在當時媒體的氛圍中,志東太激動了。“我做不了這种事。”

“神秘的沉默”之下其實暗潮涌動。王志東說,“作為上市公司的負責人”,他懂得要用法律保護自己。他在大約回到北京一個星期后開始找律師,再有一個星期左右,找到了著名的O’Melveny and Myers LLP律師行。這是一家成立于1885年的美國律師行,在上海嘉里中心20層設有辦事處,是上海最大的外國律師行辦事處。

挂帥辦事處的O’Melveny and Myers的合伙人Howard Chao告訴《財經》,他們以法律咨詢的名義接受了王志東的委托,負責這項業務的律師是Nicholas Groffman(中文名郭愷)。

6月15日,“神秘的沉默”被悄悄打破,新浪董事會收到了王志東的代表律師發來的信函,稱:6月1日通過的董事會決議——決議稱王志東因個人原因“主動”辭去了CEO職務——不符事實。他從未主動辭職。

這是王志東表示并未放棄的第一個正式信號,也是雙方正式撕破臉所需要的最后一個砝碼。律師信似乎拿住了新浪董事會的軟肋。如果按王志東“主動”辭去CEO職務的說法,董事會方面拿不出王簽字的任何相應法律文件;如果說王志東是被董事會解職,董事會亦沒有解職文件。

与此同時,新浪董事會開始听到王志東在准備打官司的傳聞。

這是一個多少有些荒謬的挑戰。正如姜丰年后來在台北通過電話回答記者提問時悲傷地說道:“主動辭職還是解職,哪個對志東好,正常的人可以做出判斷。”

不過,王志東的律師信也确有原因。新浪董事們經己方律師提示意識到,按新浪的公司章程規定,免去CEO需半數董事同意,而免去公司董事需要75%的選票。6月1日,姜丰年投了棄權票,所以,贊成免去王CEO及董事兩職的票數都只有66%。

要緊的是6月16日的姜丰年已經不再會躊躇。新浪董事會成員經緊急磋商,向王志東發出最后通牒:在12個小時內必須簽署關于辭職的法律文件,否則“新浪董事會將采取行動”。

12個小時內,王志東無聲無息。12個小時后,6月16日,新浪董事會召開電話會議,再次表決解除王志東總裁兼CEO和董事職位,表決的結果是5:0。

通過越洋傳真,新浪除新上任CEO外的五名董事分別在兩個解職決議上一一簽名。傳真隨即發給了王志東。

這是一次至今未公開的表決。曾發表公開信稱自己“不會做逃兵”的王志東討來了最后的說法:他的确不是新浪的逃兵,他被新浪強令复員了。

4、劍拔弩張

25日晚上,《財經》致電已從上海飛返台北的姜丰年。姜黯然稱:“也許新浪終有一劫”

6月25日,王志東去新浪“上班”,記者蜂擁而至。一位消息靈通、熱情高漲的記者竟在6點多鐘前往守候。下午,在北京西客站不遠的京都信苑飯店,王志東在律師Nicholas Groffman(郭愷)的陪同下,像明星一樣走進新聞發布會房間。面對數十名記者和如林的攝影机,他公開表示自己從未主動辭職。他的說法,与10天前發給董事會的信函中的說法并無大异。

有一個細節是,新聞發布會是在北京小有名義的IT業界活動e-talking的組織下進行的,主持者是e-talking的核心人物、中央電視台記者路彬彬。在6月8日姜丰年、茅道林、汪延、曹國偉代表新浪高層開記者會時,路彬彬曾問:如果王志東將來有一天站出來說沒有主動辭職,你們該怎么辦?姜丰年一時結舌。

6月25日晚上,她得到了答案。新浪發布消息,董事會一致決定,“王志東已被終止公司總裁、首席執行長及董事會董事職務。一如先前公布的消息,茅道林被任命為公司首席執行長及董事會董事,汪延被任命為公司總裁。”消息精心措辭,沒有提到公司董事會16日的投票,可謂又一次“用心良苦”。

也是在25日晚上,《財經》致電已從上海飛返台北的姜丰年。姜黯然稱:“也許新浪終有一劫。”此后稍晚些時,從上海返京的新任CEO茅道林告訴記者,王志東或許失去重回新浪任職的最后机會。“本來誰都知道,我茅道林是不會三五年干下去的。可他還能回來干嗎?”

茅道林的話還另有所指。從25日開始,王志東每天出現在北京市海淀區万泉小學新浪的辦公室,把這叫做”上班”。王志東告訴記者,他仍然是“新浪互聯”的法定代表人。他對公司負有責任。

不需要比這更明顯的決裂姿態了,所有人都知道,“新浪互聯”的全稱是新浪互聯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新浪中國門戶网站sina.com.cn的運營者。這是新浪絕不能碰的命根子。

5、灰色風險

王志東說:“我作為新浪最大個人股東和用戶,希望其得到持續發展,但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有合法性。”回答得無懈可擊。但最后一句“合法性”,又顯得意味深長

王志東下台可能引發的新浪動蕩,早為頗熟中國情況的《亞洲華爾街日報》所料中。6月5日的《亞洲華爾街日報》發表了駐上海記者Leslie Chang的一篇文章,開宗明義地寫道:“新浪創始人和CEO的下台,重燃了中國互聯网業的一個核心問題:由于要滿足政府監管條件,許多互聯网公司的關鍵性資產有不明晰的產權安排,這將使任何管理層變動复雜化。”

為了滿足國內對互聯网業的監管條件,取得主管部門對新浪海外上市放行,新浪在上市之前剝离了其國內的ICP業務。在一份題為“致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電信管理局 關于新浪(sina.com)海外上市”的非正式文件上,新浪保證“本次上市資產范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境內僅限于其通過香港利方投資公司間接持有的北京四通利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97.29%的股份……本次海外上市資產不包括新浪互聯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或其他任何在中國大陸地區經營互聯网信息服務業務的公司的股權;同時保證上市公司將不涉及經營中國大陸的互聯网信息服務(ICP)業務。”這份文件的簽署日期是2000年2月23日。

按照這一保證,北京四通利方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完全剝离其ICP業務,變成一個技術服務公司。特別為此成立的新浪互聯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接收了從四通利方轉過來的ICP業務(sina.com.cn)。新浪互聯名義上是一家王志東和汪延私人持有的公司,分別占有70%和30%的股權。一份于1999年10月18日簽署的借款協議表明,王志東和汪延對于新浪互聯共計100万元人民幣的出資,全部來自于四通利方的借款(參見本刊2000年5月號《新浪:領跑的代价》)。

按照一份由四通利方与新浪互聯于1999年11月8日簽訂的“資產与業務重組協議”,“為保證ICP業務剝离轉讓后新浪互聯能繼續開展并經營上述ICP業務,四通利方同意將其擁有的与經營ICP業務有關的全部資產租賃或轉讓給新浪互聯并將向新浪互聯提供相關的技術服務。”雙方為此一共簽訂了六個協議,分別是“設備租賃或轉讓協議”、“版權許可協議”、“商標、域名許可協議”、“專線轉租或轉讓協議”、“技術服務協議”、“信息提供協議”。除新浪互聯外,還成立了一家北京新浪互動廣告有限責任公司。四通利方在其中擁有25%的股權,其余75%初為王志東個人控股,后轉給了汪延。

新浪招股說明書披露了在新浪互聯、新浪互動廣告、四通利方和上市公司新浪之間的一連串商業協議。這些商業協議將上述四家公司綁在一起,從而實際上將國內ICP業務也就是新浪互聯的全部業務收入轉移至上市公司。這是一個為求上市的權宜之計,如新浪向信息產業部所保證的那樣,作為上市公司的新浪并不擁有新浪互聯,也就是在中國內地的ICP業務——而這恰恰是最有价值的資產。

新浪的這种重組安排迅速地被搜狐和网易所复制,成為中國內地互聯网公司海外上市的通用模式。

王志東下台凸顯這种特別安排的風險,新浪公司招股說明書說得明白:“我們与ICP公司的這种合約關系可能被視作加強了王志東的管理層地位或者賦予他以某种价值,特別是當与他產生任何沖突的時候。”

在可見的將來,會展開一場新浪与王志東之間以國內門戶站點為賭注的拔河嗎?

《財經》經查證各類文件獲知,在最初進行上述資產重組的同時,四通利方与王志東及汪延簽訂了補充協議。這份“王志東雇佣協議第一補充協議”稱,如果王志東或汪延不再是四通利方的雇員,他們必須以賬面淨資產值向四通利方所指定的雇員轉讓新浪互聯和新浪互動廣告中的所有權益。這份協議簽訂的時間是2000年4月6日,新浪上市前夕。該協議名稱中所提到的“王志東雇佣協議”是1997年四通利方聘請王志東擔任總經理的協議。兩份協議均有王志東本人的簽名。

當《財經》求證于新浪現任CEO茅道林,想知道王志東現在是否仍是四通利方的總經理或雇員時,茅道林表示,此事正在辦理和移交之中。茅道林透露,新浪已指定了三四名員工,准備接受可能轉過來的新浪互聯股權,之所以是三四名,是為了避免以后出現類似的麻煩。他拒絕透露被指定雇員的名字。

在6月26日晚接受《財經》電話采訪時,王志東表示,“新浪互聯”的事情,一切都按“合法方法”去辦,整個的事情會在法律的框架內解決,由律師做出決定。“我作為新浪最大個人股東和用戶,希望其得到持續發展,但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有合法性。”回答得無懈可擊。但最后一句“合法性”,又顯得意味深長。

也是在上述采訪中,《財經》曾提出最后一個問題:“當你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發生沖突時,你會做什么選擇?”但沒有得到正面回答。

直到現在,許多了解王志東的人都無法得知,他在這一核心問題上究竟是何態度?王志東有可能選擇“兩敗俱傷”,借手中“新浪互聯”的名義股權与上市公司打一場曠日持久的官司,這是一种最逼近的推測,甚至許多親近、喜愛王志東的人都無法否認這种可能。但也有分析家偏樂觀地說,王志東只是蓄勢待發,拿自己看似擁有的“新浪互聯”權益來考驗所有人的神經。“他的律師現在只是當顧問,將來如果看了所有的文件,也根本不可能正式接手這個案子。”

“王志東不會傷害新浪!”直到6月28日最后一次通過電話接受大陸記者采訪,姜丰年仍有此信念。

直到本文截稿為止,王志東仍堅持在新浪“上班”。中關村的寵儿与新浪董事會的對抗在繼續,緊張空气仍在凝聚。6月25日后,新浪网价漸次跌到30日的1.60美元。

新浪在做最坏的准備。《財經》了解到,新浪的股東已著手申請新的ICP牌照,其他應急辦法亦在准備之中;信息產業部、國務院新聞辦等主管部門已經晤見了姜丰年及新浪新管理層,對新浪公司的人事更動表示理解。至于是否會有妥協机會,姜丰年告訴記者,絕不可能就“新浪互聯”做任何交易,“股東們不會允許”。

6月21日,新浪股票在納斯達克的交易出現异動。當天的成交量達到200万股。這是一個惊人的數字,是新浪除上市之后數天外最大的一個成交量。此前兩天,每天的成交不過8万股左右,一天之內成交量暴漲10多倍,預示不同尋常的事情可能發生。更令人惊訝的是,如此大的成交量并未促成新浪股价的劇烈波動,當天收盤僅漲了0.10美元。如果這件事發生在中國的股票市場上,通常只意味著對敲,發生在納斯達克上,到底意味著什么,需要等待一些時候才能知道。無法推知此事跟王志東与董事會的對抗有什么關聯,可以肯定的只有一點,新浪的故事遠未結束,新的枝節就在前面。

本刊記者靳麗萍 王曉冰 趙小劍對本文亦有貢獻

新浪网人物榜

1.王志東

1968年生于廣東東莞;198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無線電系;1992年參与創辦新天地技術公司,任副總經理;1993年后任北京四通利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1999年3月任新浪總裁;1999年9月至2001年6月任新浪CEO

2.姜丰年

1957年生于台灣,目前定居加利福尼亞;1984年至1986年在得克薩斯大學(達拉斯)獲得政治經濟學碩士學位;1990年在美國与人合辦為大公司提供服務器殺毒軟件的公司–趨勢科技(Trend Micro Inc)任該公司總裁;1996年6月擔任美國華淵网CEO;1999年3月新浪董事長兼CEO,其后擔任董事長至今

3.段永基

從清華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北京航空學院獲碩士學位,自1993年起擔任四通集團董事長。自2000年起擔任中關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裁。自1993年起擔任四通利方及后來的新浪董事

4.陳立武

新加坡人,從新加坡南洋大學獲學士學位,后在麻省理工學院獲核工程碩士學位,在舊金山大學獲MBA。自1984年起擔任華登國際投資集團的總合伙人。自1999年3月起擔任新浪董事

5.曹德風

台灣人,畢業于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獲衛生工程碩士學位及食品和化學工程學博士學位,曾在美國Quaker Oats Company任職多年,1986年加入台灣標准食品公司,現擔任該公司中董事長。1999年3月起擔任新浪董事

6.陳丕宏

畢業于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計算机博士學位,1989年至1992年,創辦Gain Technology公司并擔任總裁,1993年創辦宏道資訊(Broadvision),擔任CEO。1999年5月起擔任新浪獨立董事

7.茅道林

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机專業,后赴美國就讀斯坦福大學,獲工程經濟系統碩士學位,1994年至1999年任華登國際投資集團VP,從1997年起到1999年初代表華登擔任新浪董事,1999年后先后擔任過新浪高級副總裁、首席運營官等職。今年6月1日開始擔任首席執行官及董事

新浪大事記:

1993年 四通利方成立,王志東擔任總經理;

1994年 四通利方推出Richwin中文平台軟件;

1996年1月 四通利方与羅伯遜.斯蒂文斯(RSC)公司簽訂了國際融資服務合同;

1996年4月 四通利方組建國際网絡事業部,并推出利方在線网站;

1997年10月 四通利方的第一次國際融資完成,以美國華登投資集團(WIIG)牽頭的三家公司共投入風險資本650万美元;

1998年底 四通利方与華淵网合并,易名新浪,由姜丰年擔任主席兼CEO,王志東擔任總裁;

1999年3月 美籍華人企業家沙正治擔任新浪CEO;

1999年4月 新浪完成第二次國際融資2500万美元;

1999年8月 沙正治辭去CEO職務,由王志東接任;

1999年11月 新浪完成第三次融資,融資額6000万美元,戴爾電腦、軟銀等進入;

2000年4月 新浪在納斯達克上市;

2000年12月 新浪正式獲得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批准的登載新聞業務資格;

2001年6月,王志東被終止總裁兼CEO和董事職務。

(《財經》雜志7月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財經雜志》封面文章:王志東沉沒(上篇) (7/7/2001)    
  • 王志東离職事件漸趨明朗的几個問題 (7/6/2001)    
  • 新浪的命運与王志東的“錯” (7/6/2001)    
  • 新聞調查:王志東辭職事件的背后 (7/6/2001)    
  • 王志東否認与新浪達成和解協議 (7/5/2001)    
  • 王志東實話實說:有沒有陰謀,要靠時間証明 (7/5/2001)    
  • 硅谷輿論不支持王志東:他為什么不聽董事會的? (7/5/2001)    
  • 新浪:我們用千萬美元捧紅了王志東 (7/5/2001)    
  • 據悉新浪网与王志東就股權問題達成一致 (7/5/2001)    
  • 王志東已同意出讓他在內容供應部門的股份 (7/4/2001)    
  • “离婚”了就別來找我 新浪要打破王志東神話 (7/4/2001)    
  • 法律訴訟:新浪從王志東手中搶不回新浪北京公司 (7/3/2001)    
  • 網絡英雄: 最聰明的人要做最賺錢的事 (7/3/2001)    
  • 王志東事件該結束了 (7/3/2001)    
  • 新浪王志東事變陷僵局,訴訟和解本周見 (7/2/2001)    
  • 新浪地震:比娛樂圈還要火爆 (7/2/2001)    
  • 股票繼續暴跌 新浪网危机公關失敗 (7/2/2001)    
  • 王志東專訪:我和新浪的不了情 (7/2/2001)    
  • 王志東出局:新浪省了3000万 (7/1/2001)    
  • 巧妙激化董事會与王志東矛盾 茅道林暗處開槍 (6/30/2001)
  • 相關新聞
    巧妙激化董事會与王志東矛盾 茅道林暗處開槍
    王志東出局:新浪省了3000万
    王志東專訪:我和新浪的不了情
    股票繼續暴跌 新浪网危机公關失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