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嗜用電子媒體 每週53小時

font print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1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編譯報導)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現今的青少年花費很多時間在手機、iPod、電子遊戲、電腦等電子媒體上,每個星期的使用時間長達53小時,彷彿是「全職的工作」。

據《今日美國報》報導,這項由美國凱薩家庭基金會(Kaiser Family Foundation)針對2,002名8至18歲兒童與青少年所做的研究指出,時下青少年每天平均花費7小時38分使用電子媒體,包括:聽音樂、看電視、玩電子遊戲、上網等,比10年前的6小時19分,多了79分鐘。現在幾乎有2倍的人表示,他們在同一時間至少從事上述2種以上的休閒活動。

只有一樣東西的使用頻度似乎正在減少,那就是油墨。儘管自從1999年開始,青少年每天讀書的比例一直保持在47%左右,但是青少年自稱每天讀雜誌的比例已經從55%減少為35%。報紙的比例降低更多,由42%降低至23%。

非裔美國人和西班牙人的孩子,每天幾乎比白人的孩子多花三分之一的時間在電子媒體上。

其它發現包括:

一、自從2004年起,手機擁有比例從39%急遽增加至66%。

二、自從2004年起,iPod擁有比例從18%急遽增加至76%。

三、青少年使用的媒體有20%來自移動式電子產品。

美國佩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互聯網與美國生活項目(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的研究員雷納特(Amanda Lenhart)表示,電子產品幾乎無所不在,因而對青少年的休閒時間產生重大影響,填滿了他們日常生活中的空隙。iPod和手機好像是這一代年輕人的「雜誌和口香糖」一樣。

凱薩家庭基金會的媒體與健康研究專案(Program for the Study of Media and Health)主任雷德奥(Vicky Rideout)說,對於孩子花費這麼多時間在電子媒體上,我們真的應該思考並討論這個問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今天公布的一項調查發現,香港44%受訪青少年遇到情緒困擾時,會透過寫網誌或交友網站Facebook發洩情緒。
  • 澳洲短信收費高居世界榜首,而相應的網絡運營成本幾乎為零,這不僅意味著移動電話網絡供應商每年可從中獲取上億的利潤,更意味著消費者利益被這種不當的市場定價嚴重侵害。
  • 歲末年終,不少上班族蠢蠢欲動、準備在過年後跳槽,其中報考公務員更是許多上班族的轉職首選。有國考出版業者和中華電信合作,首創國家考試電子書,民眾只要上中華電信Hami書城,就能免費下載高普考精選題庫,或是以紙本的六折價格,下載電子書。不過目前國考電子書上架冊數有限,也只能使用iPhone等3GS智慧手機下載。
  • 國家考試用書進入電子行動時代,補教業者與中華電信共同合作,推出國家考試電子書今天上市。使用者只要透過手機,隨時可以閱讀高普考、初等考試等考前猜題。
  • 首套國考電子書「機」動題庫補教業者與中華電信合作,推出首套透過手機就可閱讀的國考電子書,讓考生隨時都能K書。(自由時報記者王敏為攝)補教業者與中華電信合作,推出首套透過手機就可閱讀的國考電子書,讓考生隨時都能K書。(記者王敏為攝)
  • (大紀元記者林文編譯報導)蘋果iPhone搜尋引擎一向都是用Google,但最近Google推出智慧型手機Nexus One,又成功開發Android手機操作系統和Chrome瀏覽器,這一系列的動作已經逐漸威脅到蘋果的業務。市場傳言指出,新iPhone搜尋引擎將變成微軟的Bing。美國《商業週刊》指出,微軟和蘋果的會談已持續數週,談判可能不會很快結束,也有可能破裂。
  • 傾聽時,可以表達一些支持行為,如拍肩、給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聽、聆聽。我很想這麼做,但他什麼都不告訴我!」我不知道曾經從多少已經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聽到這句絕望的抱怨。其實,光是打開心房和耳朵並不足以讓孩子說話!
  • 美國佛州一位母親說,作為家長,她的職責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隊長」,並拒絕成為他們的朋友或「直升機父母」,否則你將培養不出有韌性的孩子。
  • 我一歲大的女兒喜歡跳舞。一聽到音樂,無論何時何地,她的臉上都會綻放出燦爛的笑容,然後靠在沙發、椅子或父母的腿上,開始左右晃動還有踏地板。有時,她小小的心靈完全陶醉在音樂之中,她的四肢著地來回搖晃,或者小心翼翼地抬起一條腿做出旋轉的動作。
  • 漫無目的的育兒,是一件非常慌亂的事。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許多抉擇:替孩子準備什麼食物?找什麼學校?玩什麼運動?如果父母心無定性,總是猶豫不決或朝令夕改,家庭就會陷入各種混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