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與留:哪條才是正確的網絡絲綢之路?

標籤:

【大紀元1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謝如慧編譯報導)同樣是來自美國的互聯網巨頭,同樣將中國市場劃入發展戰略版圖,面對中國政府對網絡自由的封鎖,谷歌和微軟作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谷歌宣佈,除非能夠提供不經過濾的搜索服務,將退出中國市場,而微軟則表示不會放棄中國市場。兩家公司都堅持認為自己為中國人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但究竟哪一條路能中國人帶來真正的福音呢﹖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法律教授錢德爾(Anupam Chander)近日在《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撰文,分析了谷歌和微軟兩種策略的前景以及政府封鎖互聯網的後果。錢德爾教授的結論是,互聯網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部份,同時也成為普通民眾傳播真相的重要方式。網絡自由是必然的趨勢,對人權的尊重是互聯網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如果所有的西方企業都能夠聯合起來抵制網絡封鎖,那麼所謂「強大的防火牆」也會不攻自破。

如果谷歌退出,結果將如何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谷歌撤出中國市場並不意味著放棄對中國網民的服務。谷歌完全能夠繼續提供中文搜索服務——儘管是在中國境外。當然,谷歌可能很難找到一個願意為中國政府所憎惡的內容提供中轉的亞洲鄰國。儘管許多政府熱切地盼望谷歌能夠在自己的國家落地,但他們可能更擔心此舉會影響與最大貿易夥伴和地區超級霸主的關係。從邏輯上分析,印度可能是唯一能承擔這一角色的國家,印度長久以來就不理會中共對西藏的立場,而堅持接納達賴喇嘛和流亡藏民。

但是境外服務面臨兩個主要障礙。第一,如果信息要經過無數的計算機和網絡中轉,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後滯問題。第二,中國政府很可能通過各種手段攔截來自谷歌的信息,或者是將信息阻擋在中國境外,或者是要求境內互聯網服務提供商阻止用戶進入谷歌網站。用谷歌的話來說,這些都會導致「糟糕的用戶體驗」。

如果中國政府阻止民眾與谷歌的聯繫,真正受到損失的就是中國民眾。儘管百度可能成為搜索中國信息的不錯選擇,但谷歌﹑雅虎和微軟已經被公認為世界知識的「圖書管理員」。一方面我們看到中國政府不惜投巨資興建大學,開展研發,並致力打造世界一流企業,但另一方面,如果政府封鎖公眾的互聯網通道,又如何能夠指望培養出一流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呢﹖上週一個新聞博客貼出了一名工程學專業學生對失去「谷歌學者」(Google Scholar)服務的擔憂,這名女生一直通過這個工具搜索相關的學術論文(當然她也用谷歌下載熱門電視劇《絕望主婦》。)

如果微軟留下,將會發生什麼

微軟留守中國市場,其搜索引擎「必應」(Bing)將獲得更多市場份額,公司營利自不必說,中國消費者也能夠獲得充份的世界各地的信息。但是,微軟提供的仍然是打了折扣的信息——不涉及任何令中國政府不悅的政治和精神話題。更讓人擔憂的是,使用微軟服務的民運人士很可能在某天發現中共當局已竊取了他們的帳戶——以及持相同政見人士的聯繫方式。最近已有報告披露好幾家在中國做生意的美國公司發現自己的計算機系統遭到黑客系統攻擊。

和微軟不同的是,雅虎上週宣佈支持谷歌的立場。確實如此,去年一年,美國的多數互聯網企業以實際行動支持境外人士揭露他們遭受的壓制和迫害。自從去年夏天伊朗發生民眾起義之後,Twitter公司特意調整了系統更新時間,將系統更新安排在德黑蘭時間的凌晨一點半——儘管這將給美國用戶帶來不便,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在太平洋時間的下午兩點到三點之間無法使用系統。

當時,Twitter公司完全知道它的伊朗用戶正在利用這個平臺傳播鎮壓的消息,並表達抗議,但是公司並不願意切斷這個信息流。與此同時,谷歌和Facebook也迅速地鋪開波斯語服務,以幫助更多伊朗用戶能夠使用公司的信息傳播平臺。

支持民眾抵抗伊朗政府無疑是正確的舉動,不過也許是因為公司在伊朗的經濟利益遠遠比不上中國。中國目前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互聯網用戶,谷歌還希望在中國銷售運用其Android系統的手機及使用其Chrome操作系統的筆記電腦。

全球網絡倡議(Global Network Initiative)是一個旨在保證互聯網企業尊重用戶人權的非營利組織,微軟﹑雅虎和谷歌都是該組織的成員。到目前,該組織似乎對每個公司做出的任何決定都表示支持,因為信息技術產業是「一個多元化的產業,不同公司可以根據各自具體的情況如時機﹑地點﹑關係或者特定產品和服務的特點等,做出進入或者退出市場的決定。”但即便麵對人權問題,全球網絡倡議所能夠做的也只是敦促公司慎重考慮做出的決定。」

但是,如果西方互聯網公司結成統一戰線共同抵制中國「強大的防火牆」,那麼也許這堵牆早就被逾越了。畢竟封鎖全球互聯網通道對中國政府將是一個幾乎無法支付的代價,因為中國還希望在全球商界和藝術界取得一席領導之地。

互聯網面臨的威脅

政府可以關閉互聯網嗎?

自從YouTube網站播放了2007年佛教徒抗議緬甸政府的錄像之後,緬甸政府封鎖了全國的互聯網。2009年當中國新疆發生穆斯林衝突之後,政府也切斷了互聯網通道,對外宣稱是制止民族暴亂。

為什麼封鎖互聯網很重要?

因為政府擔心真相大白,就會想方設法阻止民眾之間,以及國內民眾與海外的交流。

封鎖互聯網能行得通嗎?

行不通。一旦互聯網成為全國經濟的核心,政府根本就不可能對其完全封鎖。

真相能夠被傳播嗎?

如果政府禁止記者報導事件,普通公民就可以利用Twitter這樣的網站向世界發佈消息。還可以通過手機發送端消息,或者讓人們到YouTube網站看上傳的視頻。

為什麼互聯網很重要?

即使政府不希望任何人知道真相,通過Twitter這樣的網站世界就能夠知道發生的一切。當然有的時候事實和故事之間很難區分。訓練有素的記者當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當他們不能盡職的時候,普通公民就需要承擔起這一職責。

所有的人都能利用互聯網傳播真相嗎?

是的。當前蘇聯共和國摩爾多瓦(Moldova)的國有電視臺例行播放舞蹈節目而不是直播民眾抗議時,人們就利用Twitter告訴其他市民正在發生的一切。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德金融時報:  總裁辭職 谷歌在中國生存不易
谷歌下跌雅虎出走 中共打壓互聯網結果
網戰開打 美印聯手制衡「網路敵人」
胡平:開放互聯網 正邪交鋒不可避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