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價格大起大落 港府會讓房市軟著陸

標籤:

【大紀元10月18日訊】(據台視新聞報導)剛公布的《施政報告》推出多項土地房屋措施,將會主持政府「房屋用地供應督導小組」、負責協調房屋用地供應的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指出,過去 20 個月樓價急升了 47% ,升幅十分少見;但他強調,住宅物業作為不少市民一生中最重的投資,因此特區政府會盡量避免樓市「大起大落」,減少對經濟、社會和民生的衝擊,並以乘坐「熱氣球」為例,要令樓市「逐點逐點,慢慢著陸」。

《星島日報》報導,曾俊華昨(17)日在其網誌中,大談自己近日對香港樓市發展及《施政報告》內房屋政策的意見。

他指,香港樓價在過去 20 個月急升 47% , 1000 呎以上的大型單位價格較 1997 高峰時期已超出 9% , 700 至千呎中型單位價格亦只較歷史高位低 5% 。

樓價急升令巿民的置業供款負擔由 2008 年第 4 季的 32% 飆升至今年第 2 季的 41% ,一旦利率回升至較正常水平,這數字將愈加接近 20 年的平均數 53% 。

他指出,樓價急升,一方面是近幾年的住宅單位供應量偏低,其中過去 2 年,每年平均的樓宇落成量只有 8000 個,另一個原因,是在環球金融海嘯後,多個經濟體系持續採取「量化寬鬆」政策,使利率維持在極低水平及大量熱錢流入香港,均使香港的樓市極為興旺。

不過,這種利率極低,導致樓價急升的特殊環境終會過去,而當利率回升時,亦使樓價下調的壓力愈來愈大。而樓價無論「大上大落」對社會及經濟穩定均有極為負面的影響,因此特區政府必須當機立斷,採取適當、適時及適度的措施,確保樓市健康平穩發展。

曾俊華表示,政府在今年分別從增加土地供應、遏抑物業投機活動、提高物業銷售及成交價格透明度,以及防止按揭信貸過度擴張等穩定樓市措施,並在推出措施後,密切監察樓市狀況及評估成效,再衡量是否需要推出進一步措施,務求令政策力度恰到好處。

而現時有關政策亦收到一定的成效,其中未來 3-4 年住宅單位的供應量,由去年年底估計的 5 萬 3000 個,上升至今年 9 月估計的 6 萬 1000 個,而今年 9 月的樓市的成交量按月大幅回落近 3 成,顯示出樓市經已有些降溫的跡象。

曾俊華又指,自己明白到住宅物業是不少市民一生中最重要的投資,而全港 84 萬個居於自置物業的住戶,亦不希望見到政府推出的政策,令其物業大幅貶值。

因此,他以「坐熱氣球」比喻,政府對穩定樓市的理念:「當熱氣球 (樓價) 升得太急太高時……我們不可以一下子讓熱氣球急降;相反,逐點逐點,慢慢著陸,才是最安全的做法」。

最後曾俊華指,《施政報告》中提出,未來 10 年平均每年提供約 2 萬個住宅單位、由房協推出的「置安心資助房屋計畫」,以及限制樓宇「發水」面積,研究立法規管一手樓宇銷售等,希望從長、中、短期措施穩定樓市,而他會致力減低資金氾濫,引致過度借貸及資產價格上升的問題,確保樓市平穩健康發展,並且呼籲市民在決定置業時,應要量力而為,小心衡量自己的供款能力及可以承受的風險。

相關新聞
曾俊華:財赤75億不多
曾俊華:無必要開徵銷售稅
曾俊華否認政府吝嗇
曾俊華與港大學生討論財政預算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