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千年之美 漢服

因如
font print 人氣: 102
【字號】    
   標籤: tags: ,

「漢服」這個名詞,最初是其他民族對漢人傳統服飾的稱呼。就像胡人的傳統服飾稱為胡服,而漢人的傳統服飾,也就相對的稱為漢服。扣除元朝蒙古人統治時期, 從中國上古時期三皇五帝至明末(公元17世紀中葉)以前,在這數千年中漢族人民所穿的漢族傳統服飾,都稱為漢服,它可說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


齊胸襦裙是唐朝流行的一款服飾,特色是將裙頭拉至胸前繫帶,這使唐朝女子更顯修長俏麗。(大紀元圖庫)

漢服 承襲中國文化精髓


設計師陳穎的作品《溯源—古風》。(大紀元圖庫)

古老中國的衣冠文化和禮儀制度,都是組成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中國也因此被尊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淵源流長的漢民族服飾文化璀燦多姿,與其民族屬性息息相關。


▲款式:襦裙-半臂。

一位聖者曾說過:「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天人一朝民,一朝文化,一朝服飾。」中國古代服飾不僅隨著改朝換代而改變,朝代之間服飾特點也有很大的分別,也各自反映了不同朝代的文化,從中更體現出不同時期,人類被賦予的智慧。


設計師程銘華的作品《行雲流水風》。(大紀元圖庫)

漢服充分體現著中華民族「天人合一、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典雅清新的生活理念。在文化藝術、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武術劍道、音樂舞蹈、品 茗茶道等方面,皆與中華傳統文化各層面緊相結合。與歷史的承傳與發展過程中,漢服也充分展現了古人「仁、義、禮、智、信」的道德內涵,成為純善純美的中國 傳統服飾藝術之重要象徵。


許多漢服配飾都有玉,玉不僅是美麗的裝飾,而是提醒人要保持玉的品德。

裁剪至簡 內涵淵深

漢服裁剪簡單,每件衣服的各個部位、配件都蘊含著敬天、重德的傳統理念。服飾做工精緻,每條繡線都連繫著返本歸真的深遠內涵﹔寬大的衣袖呈圓弧狀以應規, 代表著天地圓融。交領成距以應方,代表「不依規矩不成方圓」。後背中間有一條直線,貫穿上下,象徵人道正直,貫穿天地。腰繫大帶,象徵行動進退,符合權衡 規矩,又如裙子由12片組成,比喻12個月等等。其整體造型如行雲流水,正如仙人的飄渺仙姿﹔色彩繽紛絢麗,恰似天國世界的祥雲繚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落竹三千, 成就一畝茶。」古人以竹自許君子品德,今人以竹製焙籠泡出一壺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湯的甘甜,此間一件件竹編器具透過竹編師傅落款標記,成了審美的主體,傳世千古的好手藝。
  • 老子《道德經》說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 在13、14世紀時,馬賽克創作是主流,而濕壁畫則被視為窮人的馬賽克。在羅馬特拉斯提弗列(Trastevere)的聖母大殿(St. Mary)中留下了卡瓦利尼的馬賽克作品,描繪的全部都是聖母瑪利亞以及對卡瓦利尼影響深遠的古典設計,這些是他職涯早期極力復興的藝術形式。
  • 我在《胡筆標準:千百年來第一人,創造出毛筆的標準》〈自序〉曾提及,年輕時拚搏事業,每天工作十六小時都不覺苦,一直到了五十歲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樹盆栽,欣賞之餘,驀然驚覺人生已過了一半,該是放下腳步,開始修護保養身體的時候了。
  • 歌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時是一項復興希臘古典戲劇的實驗。到了巴洛克時期(1600年─1750年),歌劇達到了頂峰,成為吸引全歐洲觀眾的藝術奇觀。這種藝術形式逐漸成為那個時代的精髓,並預示了其400年後的發展。
  • 站在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Capitol Rotunda)裡可以欣賞到許多藝術。 很多人認為圓形穹頂的視覺體驗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遊客花時間研究這個廣闊空間所呈現的藝術、建築和雕塑,否則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圓形大廳裡的飾帶(friezs)即是一例。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科莫鎮遍布著形形色色的飯店和別墅,而梅爾齊別墅則座落在寧靜的湖邊。她優雅的氣質與科莫湖的靈氣相通,不變的是,二百多年來仍不斷地感動著遊客和路人。
  • 奧斯陸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這座於市中心、弧形一層樓高的荷蘭巴洛克風格建築,以石材與紅磚混合而成。大教堂東邊是教堂前側聖壇或稱禮拜堂(chancel),鐘樓有銅製的圓屋頂,搭配文藝復興風格的尖塔。大教堂幾世紀以來不斷在整修與翻新。
  • 1738年,維斯教堂(Church of Wies)在一次目擊奇蹟事件後誕生。據說,當地一位農民的妻子看到基督木雕像的眼睛含著眼淚,隨後大量遊客湧入此地,修道院院長施泰因加登(Steingaden)於是委託多明尼庫斯‧齊默爾曼為這件「受難救世主」(Scourged Savior)設計一座華麗的聖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