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相北大演講 呼籲中國擁抱民主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2010年11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成英國報導)11月10日,正在訪華的英國首相卡梅倫在北大發表演說,呼籲中國擁抱民主。卡梅倫表示,英國仍然對中國的人權狀況「深切關注」,經濟自由應該與政治改革「步調一致」才能確保繁榮。

北大演講是卡梅倫訪華的最後一站。在演說中,他承認英國社會「不是完美的」,英國也不認為自己「在道德上具有優越性」。他說:「在一些問題上,特別是有關人權的問題上,我們有分歧,這不是甚麼秘密。我們提出這些問題不是為了使我們自己顯得比較好,或者公開招搖我們這麼做了。我們提出它們是因為英國人希望我們這樣做,是因為我們(對此)有真誠而且深切的關注」。

卡梅倫還表示,當天他如果不在北京的話,他就會在準備參加下議院的首相問答,面對反對黨提出的問題和挑戰,他認為這種詳細的檢查會迫使政黨領袖聽取批評意見和相應的修改政策。

卡梅倫還對北大學生表示:「政府始終都要面臨法制。政府會受到制約,有時候,這種制約會讓人感到沮喪。但是最終,我們相信,他們會使我們的政府變得更好,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強壯」。

他還提到,自由的媒體會確保人們得到更全面的信息,那些與政府觀點不同的人士能夠參加公開的辯論。

卡梅倫此次帶領英國200年以來最大的一支貿易代表團出訪,因此在演說中也提到了貿易問題。他呼籲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糾正貿易不平衡問題。他說如果要求英國在歐盟呼籲對中國開放更多的貿易,這需要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

他還說:「近年來中國經濟自由的提升已經對中國和世界帶來了巨大的益處。我希望這會及時地帶來更大的政治開放,因為我相信,繁榮和穩定的最大的保障就是經濟和政治進展同步進行」。

英國廣播公司(BBC)政治編輯尼克•羅賓遜表示,卡梅倫在演說中表達的內涵已經「儘可能的遠了」,「這不僅是他在華期間的一次取得平衡的行動,也是取得英國公眾對他的期待和他感到自己真的能做的程度之間的平衡」。

羅賓遜認為,卡梅倫訪華是否成功需要通過兩個標準來衡量,一個是英國的公司是否簽下了更多的合同,是否在英國國內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另一個是中共政府是否更多地在經濟和國際事件方面參與西方社會。

他還提出,卡梅倫表達的有關民主的信息面臨的考驗是,北大講堂之外的普通中國民眾是否能夠聽到這些呼籲,因為中共的電視台可能會選擇只播出英國首相對中國表揚的部份。

與羅賓遜預料的一樣,截至目前,中共官媒新華社只報導了卡梅倫呼籲進一步加強英中關係與合作,對於政治改革的部份則隻字不提。

卡梅倫訪華小插曲 內閣大臣別罌粟花標誌被要求拿下

卡梅倫訪華還有一段插曲。卡梅倫及其隨行的四名內閣大臣的西裝上都別著呼籲為英國軍人募捐的紅色罌粟花標誌。但是卻有中方的人員要求他們摘下這些小小的紅色的罌粟花,因為他們使人想起鴉片戰爭。

卡梅倫和四位內閣大臣都拒絕了這一要求。他的一名助手說:「當我們問這是不是一個玩笑,中國人臉上的表情很嚴肅,並說『不是,我們希望你們把它們拿下』」。然後這名助手向對方解釋了這個罌粟花的重要性,並說他們會一直帶著它們。

每年這個季節英國各地都會開始為軍人進行募捐,募捐活動的標誌就是小小的紅色罌粟花。其來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最慘烈的戰場,法蘭德斯戰場上遍地盛開罌粟花,紅色的罌粟花也代表了戰壕中的鮮血。

相關新聞
英公立機構9千雇員工資超首相
英國公共部門九千餘人薪水超過首相
英國紀念不列顛之戰70週年 查爾斯王子落淚
英國9000公務員 年薪高過首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