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言記者李普去世 享年92歲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1月9日訊】(美國之音2010年 11月 09日報導) 以大膽敢言和積極推動言論自由而著稱的原新華社副社長李普,於11月8日中國記者節當天在北京病逝,享年92歲。一個月前,李普和李銳、胡績偉等中共老人,致函人大常委會,要求落實憲法中有關言論自由的條文。

*晚年積極呼籲新聞自由*

原新華社副社長李普星期一下午在北京友誼醫院逝世。李普的朋友們說, 他晚年始終念念不忘的就是,如何在中國實行言論和新聞自由。原新華社記者楊繼繩回顧了他9月25日跟李普最後一次見面時的情景:

“最後一次見面,身體狀況還可以,他談論新聞自由。『新聞自由現在是應該堅持的,』他說,『現在講得很少了。現在講新聞自由,和講外國話一樣,真是可笑。』他到晚年一直追求新聞自由的。”

而後不久,李普參與發起並共同簽署了一封致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信函,要求落實1982年憲法第35條中明確規定的公民“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信中說, 這一條文28年不兌現,已經成為世界民主史上的醜聞。

*曾經擔任新華社副社長*

他報導過“解放區”的生活, 採訪過國共兩黨和美國代表組成的軍調處的工作,曾在劉鄧大軍中當隨軍記者。1949年8月奉調北平,擔任新華總社特派記者,報導了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

其後,李普擔任過北京大學政治系主任、中南局政策研究室主任、新華社北京分社社長、新華社副社長、全國記協書記處書記等職。著有《光榮歸於民主》、《開國前後的信息》、《記者甘苦談》、《劉伯承元帥傳》等書。

*被稱作“兩頭真”的中共老人*

楊繼繩和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杜導正稱李普是中共老幹部中的“兩頭真”人物,也就是,年輕時代為追求真理真誠地參加革命,離休以後大徹大悟、真誠面對社會現實。

去年,在中共建政60週年前夕,李普接受了美國之音記者專訪,談到他當初參加中共時的理想跟目前中國社會的差距。

記者:“您當時所奮鬥的那些目標,現在在多大程度上,是實現了的?”
李普:“百分之六十(實現了)。不完全是我所想的那樣一個政體。”
記者:“您原來是怎麼想的?”
李普:“比較民主,民主選舉是最重要的一條。開頭也還是那麼回事,慢慢地,民主的成分減少,專制的共產黨的領導一步一步加深。『老子說了就算』、『老子說,你照辦』,這不是共產黨,不是我們原來所宣傳的那一套,也不是我們入黨的時候所欣賞的那一套。”

*生前痛批毛澤東是“壞人”*

這位曾在開國大典上近距離報導過毛澤東的資深記者,毫不掩飾他後來對毛澤東的反感。

李普說:“毛澤東不斷地搞運動。這些運動,有的是他推卸責任。他呢,糾正運動的過火的方面,好像他很文明,其實不然,他對城市人民並不瞭解。他裝。這就是壞人。毛澤東壞極了。我是不喜歡毛澤東。”

*『六四』後多次探望趙紫陽*

1960年便與李普相識的杜導正說,李普是一個追求真理、性格堅強、敢說話、有見解、勇於承擔責任的優秀媒體人。

他說:“在『六四』事件當中上大街的,李普是第一個。他參加遊行隊伍了,他從新華總社門口出來,到了民族文化宮,他身體弱,走了一半,他走不動,他就回去了。(他)是個敢說話、敢挺身而出、敢為真理奮鬥,但也不是沒有缺點的文化人。”

“六四”後,李普數次前往趙紫陽家,看望這位遭到軟禁的前中共總書記。他說,在歷任中共領導人當中,他最佩服的就是胡耀邦和趙紫陽。

*小是小非可讓步 大是大非不妥協*

杜導正認為,李普晚年思想上的變化不是從書本上和理論上得來的,而是從黨內實踐中來的,是經過幾十年風風雨雨、酸甜苦辣,慢慢覺悟的。

杜導正說:“58年『大躍進』餓死那麼多人,『文化大革命』搞了那麼個稀巴亂爛,毛澤東同志,從他個人來說,他是一個『罪人』,他是犯罪的,有犯罪行為。歷史上,人家會重新評判,甚至於審判這個東西。所以經過這麼多經歷以後,李普我們這批人,我們就覺醒了,覺得這樣搞不好,所以對待任何事物,要獨立思考,有個是非,小是小非可以讓步,大是大非不能讓步、不能妥協。”

杜導正現在是《炎黃春秋》雜誌社社長,李普去世前則是這本雜誌的編委會成員,80歲以後仍然文章不斷、秉筆直書。他說:“過去說假話,我現在年紀大一點了,李普我們這批人,現在不願意說假話,我們說假話,付出很大的代價,人格上的代價、國家的代價。”

*記者節去世引發新聞界關注*

楊繼繩跟李普認識25年了,他為中國失去這樣一位傑出記者而感到惋惜。

楊繼繩說:“他逝世,新聞界非常關注。正好昨天是中國的記者節。大家都很關注呀,電話很多。”

李普先生的家人告訴美國之音,李普的遺體告別儀式將於星期五在北京八寶山舉行。(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一本出版即遭查禁的書 看後驚得目瞪口呆
桃園縣九一記者節慶祝表揚大會
中國記者節? 記者劫?
中華民國記者節 臺北辦事處答謝媒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