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史別支「和樣書」

日本佛像光背銘代表作的中國書風

容加
font print 人氣: 38
【字號】    
   標籤: tags: ,

飛鳥時代對南北朝、隋唐書法的移植模仿

日本飛鳥時代中期到奈良時代約二個世紀,是模仿移植中國書法的鼎盛時期。此時期相對於中國約當隋朝(西元581-618)和唐朝(西元618-907)的初、盛唐時期。此時期,傳入日本的書法風格有南北朝書風,也有隋唐書法。
本文要談的兩件日本代表性的佛像光背銘的書法就產生在飛鳥時代。

日本飛鳥時代是佛教的時代 ,此時期日本受到佛教強烈的影響,重要的書法書蹟,存留下來的都和佛教的文物有關,包含寫經和佛像上雕刻的銘文。書法風格已經受到中國書法文化的強烈影響。

日本飛鳥時代興建的「法隆寺」和「四大天王寺」是目前仍然得見的佛教名寺,其中「法隆寺」是重用歸化人和外來技術成果所建造的全中國色彩的佛寺,也是現今日本重要的古文化遺產。法隆寺金堂東間的〈藥師佛光背銘〉(附圖,部分縮影),和金堂的釋迦像的〈釋迦佛光背銘〉(參圖,部分縮影)被譽為日本佛像光背銘之代表作, 更重要的是,這兩件日本現存最早期的佛像光背銘表現出中國書法的藝術成就。

這兩件光背銘的書寫者皆不明,書藝表現具有不同的特色,顯現飛鳥時代受到中國六朝和隋朝兩種不同的書法文化的影響。

日本書法和書史家鈴木翠軒稱〈藥師佛光背銘〉是「日本最古的金文。六朝(鈴木翠軒、伊東參州著《新說和漢書道史》提到:「…吳晉宋齊梁陳雖習稱六朝,書道史上為方便故,也將北朝計入直到隋的統一之前約370年稱為六朝時代」)以後流行的一種寫經體,奇斜縱橫律動美觸動人心,富古意風韻高」。

藤原鶴來說:「承傳六朝的正統沒有寫經的習弊。高雅簡古、不能錯過鑑賞的筆致,現存日本最古的書法,我(日本)國金石文中最優秀者」。 若以北朝的石刻〈高慶碑〉做比較,發現其筆法和字形型態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通。

〈釋迦像光背銘〉(西元623 的作品)的書蹟平明中難掩細緻的光華與力度,飯島春敬評其:「溫潤平和,書體是隋朝的書風。 春名好重說:「這(釋迦)三尊像的造型樣式是北魏樣,光背銘的書風也一樣是北朝風。當時北朝風正廣泛流行。」 若以北魏〈司馬昞墓誌〉與之比較,發現其用筆與構字風格也很類似。

飛鳥時代還沒有國家的文字,當時從中國輸入佛教文物,文字以及書法樣式,全然學自中國,以北朝和隋朝書法式樣最為流行。


日本佛像光背銘代表作「法隆寺釋迦佛光背銘」(容加翻攝)

日本佛像光背銘代表作「法隆寺釋迦佛光背銘」所在的法隆寺釋迦像(容加翻攝)

附註:日本書道的「中國風時代」畫期

日本書道的發展是從模仿中國書法的「中國風時代」展開的,這段時代跨越三百年,是完全模仿中國書法的時代。期間包含對中國書法的「模仿期」和過渡到日本書道的「過渡期」兩個時期。一般認為飛鳥時代(約當西元552到644年)的中期,約從六世紀末,日本書道就展開了中國風時代的「模仿期」,經過白鳳文化時代(西元645 -707) 持續到八世紀的奈良時代(西元708-780),歷時約二百年。中國風時代「過渡期」大約在西元九世紀期間展開,屬平安時代初期。

文化史學者將飛鳥朝的文化現象特色,以「大化改新」 (西元645)為界,又劃分為飛鳥時代(西元552-644)和白鳳文化時代(西元645-707)。飛鳥時代以佛教文化的表現為主,白鳳文化時代開始積極接收唐風文化的影響。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