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茂黑白攝影欣賞(20)天都峰

李松茂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天都峰,海拔1,829公尺,為黃山第三大高峰,僅次於蓮花峰(1,864公尺)、光明頂(1,860公尺)。因「天上都會」而得名。天都峰陡峭雄奇,氣勢磅礡,在黃山眾多群峰之間,最為險酸、雄奇、壯麗。若登峰頂,不僅可縱覽所有黃山景緻,還可以遠眺上下諸嶺,環顧八方豐采;若煙雲乍起,披霞馭風,彷彿升登仙境。

這一橫幅框景,從光明頂上攝得,安排天都峰為主要據點,與右邊蓮花峰遙遙相對,當時雲霧波湧而至,煞那間,山峰全被雲海淹沒,峰尖像似大海中的小島,瞬間,又霧嵐四起,氤氳不斷,立即把握風起雲散之片刻,按下快門,留下令人側目的畫面。@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隨身攜帶一架Nikon FM2機身,配上35mm廣角鏡頭,站在船頭,隨著船行節奏前進,框取簡潔的圖幅,遠山近水以及水面上多種線條的漣漪,令人愛不能捨
  • 猛一抬頭,正好有位農夫荷鋤,從遠處沿著田梗前行,逐漸進入框景範園內,即按下快門。遺憾的是,當天蒼穹一片空白
  • 以右下角的一棵樹為焦點,適度調好小光圈,以收最深遠的清晰範圍。再運用暗房作業之放大基本技巧,強調深度感,達到層次多元的境界。
  • 雲霧來時,四周群山,若有似無,正在陶然之際,忽的雲開霧散,露出參差不齊的點點山峰,遠遠浮出雲層之上,此種縹緲之美,不比前山所見的海上列島遜色,任何人身臨其境,無不體現黃山的奇妙,也充分感受出「黃山歸來不看嶽」的內蘊。
  • 攝影著重光影效果,這是一般的常識,尤以黑白攝影為最。此幅光源的方向來自側光,採光適當,側光的影像最具有立體感。受光面,顏色較淺,明亮部位應有完整的影紋;不受光的一側,顏色較深,在陰暗部位的層次,亦不可漆黑一片,也該有分明的色階
  • 路過台南縣布袋附近,無意間觀賞了鹽田獨特的景緻,戴斗笠的二人,足踏車軸的踏蹬上,交互接替,這與傳統農耕時為灌溉用的抽水車是功能相近的工具
  • 一望無際的田園景緻,曲曲折折,高高低低的梯田,三兩位辛苦的農民,正忙著插秧工作,或挑秧苗,或彎腰下田,不避炎日。這種功在民生的辛勞,令人由衷感激。
  • 我調整畫幅,佇足守候船行方向、位置,一切符合預期的攝影規格,隨即按下快門,留下心中喜歡的畫幅。
  • 用逆光的角度攝影,往往可以創造出最佳的光影效果,所謂有光就有影。用逆光取景,特別玲瓏有緻,如同立體雕塑一般。因為逆光,能讓景物形成白色的輪廓線條,把主體很顯明的勾勒出來,達到凸出主體的目標。
  • 鄉間原野中,田梗一路曲折蜿蜓,由近而遠,不盡延伸。水田裡已布滿了秧苗,荷鋤的老農,牽著水牛緩緩走來,倒映在秧田裏的雙影,無比恬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