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橋北端賞景好地點 Bradfield Park

文、攝影/林榮煜 David Lin

人氣 39
標籤:

雪梨北端有很多地方是適合帶點食物、找片寬敞的草地坐下來,靜靜地享受戶外野餐的好角落。

Bradf ield Park本身就是跨虹般的雪梨大橋北端的「落腳點」,在這裡欣賞雪梨大橋,跟花大錢登高走雪梨橋去欣賞大橋,會有一樣的效果,只是欣賞角度的不同:一個是從高處,一個是從大橋的橋底。這座公園也是眾多新人拍攝婚紗的必選地點,從雪梨市中心搭火車越過雪梨大橋,在第一站下車,站名是Milsons Point,從這裡走個200公尺左右就可以來到Bradfield Park。

從北端眺望雪梨市區,有一種特殊的美感,雪梨大橋的陽剛,與雪梨歌劇院的柔情,恰好成了調和對比。這裡可以欣賞的元素還很多,附近有一座醒目的Luna Park建於1935年,門面的辨識度極高,是一張小丑般的大笑臉。公園內的草地遼闊而沒有視線阻隔,背後是一排具有極佳視野的公寓豪宅,每天與世界名景生活在一起,住在裡頭的人,不知會不會看膩了景色呢?

定格看雪梨港美景,一直都百看不膩,原因就是景觀配置恰到好處,人文建築與自然港灣都是融合而不突兀的。而且雪梨港灣的地形,讓人可以從遠到近,從不同方位都會擷取到美景。沒有視覺死角,再加上開闊的海灣地形,雪梨人都大方禮讓了出來,釋放成為公共空間,讓港灣風景成為名符其實的公共財,而不只屬於私人獨享的畫面。

這也是每當遊客造訪雪梨,都能盡興而歸的原因,因為大家都有平等的機會,在不同角度,都可以公平地分享視覺所見的一切。

這片眼前所見的無敵海景,還有另一個百看不膩的原因,就是這些景物好像早已約定好一般,雖然完工的年代各自不同,但是都能接力把這幅美麗的風景畫畫好。雖然跨越年代,但是好像每個畫師都能盡責地把創作題材,不偏不倚地放入構圖中。

連色澤與架構配置都預料好的一樣,當年的雪梨大橋與歌劇院的建築師,應該構想到,如果沒有雪梨港這樣的條件搭配,今天這座橋或這棟歌劇院,如果是座落在其他城市,或許就只是一個有功能的橋或音樂廳罷了,甚至也不會有藝術或建築美學的價值。而一旦將這幾種配置放在同一個畫面,建築本身就加入了藝術生命,同時讓美學的價值無限延伸。

或許不會有人認真去估算過這片雪梨港美景,到底為澳洲帶來了多少經濟效應。因為要找一個景點來代表澳洲或雪梨,大概很難會忽略眼前的這片美好景致。這種地標效應,就好像品牌一樣,看到了雪梨港美景,就辨識出這是澳洲,這種代言效應還持續在發燒著,也是帶給這座城市的無價之寶。

也因為建築之美,連帶影響了美學、藝術、文化對這個城市的附加效應,也間接影響了人與環境的對應關係,有了好景物每天欣賞,就會想維護它,這也才有了永續的可能。沒想到,眼前的這番美景,帶給這個城市的影響是如此巨大!

北雪梨所望向雪梨港的景色,只是眾多眺望點之一,雪梨港迷人之處就在它賞景的角度是多元而開闊的。我在這片迷人的草坡上,享受的不只是一份美景的饗宴,這更是一個可以讓人想事情、做計畫的好地方。@

摘自《雪梨,非去不可的58個理由》 沙發書坊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澳洲動物世界一次滿足
最上相校園 雪梨大學
雪梨魚市場 鮮魚攤旁果香四溢
雪梨藍山小鎮與特色商店的溫馨交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