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不良銷售投訴大增33%

標籤:

【大紀元2月5日訊】(大紀元記者關式明香港報道)香港消委會於去年收到投訴個案,比前年下跌19%,但涉不良銷售手法的投訴,卻大幅增加33%。消委會呼籲政府應儘快就營商手法全面立法規管,保障消費者權益,也需加強對消費者的資訊教育。

消委會於去年共收到逾34,000宗投訴個案,比前年減少7,936宗,下跌19%。若扣除與雷曼相關的投訴,實質減幅11%。涉及不良銷售手法的投訴上升33%,近 4,200宗。消委會主席張炳良指,消費者對電訊及美容服務等新興行業警覺性較低,建議加強教育並立法規管服務業的營商手法。他呼籲政府應儘快將營商手法全面立法規管。

當中,投訴最多的是電訊服務,比較08年增幅達32%,有874宗,其次是電器用品有479宗,增47%、最後是廣播服務,比08年的403宗增99%,增幅接近一倍。美容院增79%,有311宗。

十大投訴電訊服務居首

一般性的十大投訴中,電訊服務佔最多,其次是金融服務、第三是電器用品、廣播服務。整體遊客方面的投訴,包括內地及海外國家的投訴,07是最高峰,整體的投訴去年放緩。旅遊團投訴相對地減少72%至去年的697宗。雷曼的相關投訴個案08年8,111宗,09年3,881宗,2009年投訴的降幅為11%。

自94建立的消費者訴訟基金,張炳良表示正檢討策略,包括在處理投訴方面的流程中訴訟基金所扮演的角色,和一些民事訴訟方面的改革的影響;鑑於近期的民事訴訟改革,即鼓勵和協助調解,與及建議在本港進行集體訴訟。對違規的商戶,張炳良表示將會運用點名機制及會向外公佈。

消委會去年收到31宗有關殯儀服務的投訴,比前年的九宗增加兩倍多,當中29宗與骨灰龕位有關,涉及金額達136萬元。近一半投訴與一間寺院違反地契條款有關,投訴包括經營者不能如期提供龕位。總幹事劉燕卿表示正研究合適措施,包括自願性登記制度及提高資訊透明度,由於市場對骨灰龕需求大,希望政府能盡快解決地契等法律問題,保障消費權益。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海尼根:經濟危機與禁菸影響啤酒銷售
蘋果iPhone下載搖晃嬰兒遊戲軟體被罵臭頭
韓寒:綠壩系統提醒你,以下內容包含不良信息
外電﹕中國劣品製造商賺了錢逃避責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