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中美關係 危險的不可預測性

人氣 17
標籤:

【大紀元2月6日訊】(大紀元記者田清綜合編譯) 隨著中共和美國新一輪的互相指控,兩邊的關係到底壞到什麼程度?《經濟學人》4日報導認為,中美關係相當脆弱而且可能快速失控,不過仔細分析,美國軍售台灣,中共反應在預料之中,奧巴馬現在宣布對台軍售的動機,可能是「反擊」中共對他決策的能力的試探。不過中美之間的勢力均衡就像中國自己的內政一樣,正往令人緊張的方向變化。胡錦濤將於2012年辭去黨主席,目前繼任人尚未確定,這種情況可能導致中共領導人內部不可預測的行為。如果中共錯估自己的力量並且低估美國的實力,中美關係這種不可預測性會變得特別危險。

和過去一樣,中美關係最敏感處是台灣,特別是美國承諾協助台灣防禦中共。美國國會以法律使這項承諾具體化:美國有義務根據1979年通過的《台灣關係法》為台灣提供了它所需要的武器來保衛自己。 1月29日,奧巴馬政府通知國會出售超過60億美元的武器給台灣進行防衛。其中包括一些尖端武器,包括魚叉反艦導彈和黑鷹直升機。

中共為此召見美國駐華大使,斥責美方干涉中國「內政」。並且宣布終止兩國最近才加強的軍事關係,並威脅,將對出售武器給台灣的美國公司進行商業制裁,把它們踢出中國市場。這看來像是兩個強權之間的一個高度衝突。面對這種情況,其他國家應該要多擔憂呢?

軍售台灣,中共反應在預料之中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看看背後的因素。不過事實上,中方官員應該不會對奧巴馬決定對台軍售感到絲毫的驚訝。美國官員一直堅持,他們對這類銷售不徵詢中共的意見。但是,由於軍售的大部份項目是在上任總統布什期間獲得同意(由於台灣內部的政治角力和台灣與美國的討價還價),其實中共已經有足夠的時間做好準備並計劃如何回應。

雖然他們自己不說,中共對於奧巴馬沒有採納布什出售潛艇給台灣的提案肯定很高興。這次軍售包括布什沒有批准的60架黑鷹直升機,但這並不會威嚇到中共。台灣沒有得到要求已久的新型F-16戰鬥機。美國上次同意出售F-16戰鬥機給台灣是在1992年老布什總統在位時,但並非台灣想要的先進機型。

即使如此,中共這次的反應到目前為止並沒有讓華盛頓特區的中國觀察家感到驚訝。美國政府一位高級官員說,反應是「幾乎和預期一樣」,而且和以前類似。中共對於美國軍售台灣經常是終止軍事對話。在出售F-16之後,中共也退出聯合國的軍控會談。但是,中共知道保持與美國的關係一直是最重要的。中共1979年與美國建立外交關係時就知道對台軍售會繼續。

儘管馬英九上任,中共持續對台擴軍

正如美國和台灣官員所見,中共自90年代後期以來在沿海地區大規模部署瞄準台灣的導彈等攻擊性武器,這對於結束美國對台軍售完全沒有幫助。2008年5月對中國較友好的馬英九上任以來,雖然兩岸的政治關係快速改善,中共的擴軍還在繼續。

美國認為,中共還在發展壯大。許多中國學者認為,全球的軍事平衡正向中國偏移。在過去20年中,中共的年度國防支出維持兩位數成長。

儘管如此,中共目前不太可能又採取向台灣近海發射空包彈,如中共在90年代中期幾乎與台灣和美國發生戰爭這類的武力恫嚇。

如果中共抒發怨氣只是表面做做,奧巴馬現在宣布對台軍售的動機是什麼?一派說法是,苦惱於國內問題的美國總統終於決定對一個一直不夠充分配合,甚至敵視他上任第一年的魅力攻勢的中共提出「反擊」。

美方當然覺得有抱怨和質疑的理由。最近幾個月中共的領導人與外界打交道時越來越尖銳。這些跡象包括,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高峰會議中派出一名相當低階的官員和奧巴馬談判、處死一名據稱患有精神病的英國毒品交易商、和印度的領土爭議中更為強勢的立場以及不願支持對伊朗進行進一步的制裁。

對於這一切,有充分證據顯示,奧巴馬打算利用對台軍售作為強硬面對中共的一種方式。軍售台灣必須在特定時間宣布,只是選擇一個時間的問題而已。

事實上,解讀這個時間點的另一方面也看出它是為了減少摩擦。如果美國在去年11月奧巴馬訪中行前一晚或哥本哈根高峰會議後旋即宣布軍售就更具挑釁性。由於胡錦濤今年將訪問美國,這是個擺脫不愉快事情的不錯的時間。

網絡的兩面性

一些危險似乎在升高。前美國總統的資深中國顧問,現任職於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的包道格(Doug Paal)說,一個很大的改變是,隨著中國網路世代人口的增加,政府必須留意人民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

中國國內的報紙自己也這樣說。北京的黨報環球時報認為,中共對台灣軍售「比預期還強的反應」部分反映出公眾意見的變化。

但是,網絡有其兩面性。過去十年,時而升高的反西方情緒,由於網民不受中國平日嚴格網絡審查的干預而自由發表的意見而擴大。

這種情緒在2008年5月7萬人喪生的四川地震中由於西方的同情共鳴而軟化,不過並沒有消失。中共官員雖然謹慎地與美國對抗,也擔心如果黨被認為向西方屈服,這種普遍性的民族主義可能轉而反對共產黨本身。

商業磨擦

此外,兩國在貿易關係上還有緊繃而且出乎預料的時候。中共的商務部於2月1日發表聲明表示,自從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一直在升高。兩國在最近幾個月都向對方的一些產品徵收反傾銷稅。美國對於中國不讓人民幣升值的不耐與日俱增。中共在對台軍售上的不滿可能使這些糾紛更難以解決。

伊朗難題

一旦對台軍售的爭議平靜,下一個在地緣政治上的大衝突可能是伊朗。事實上,對台軍售時機的另一個解讀是,美國要對中共不贊同聯合國安理會的其他成員和德國對伊朗實行新的經濟制裁表示不悅。

中共現在確實是安理會在伊朗問題上的異類。但是,奧巴馬政府智庫美國進步中心(Centre for American Progress)的Nina Hachigian認為,那是因為俄羅斯感到伊朗的威脅並願意和西方合作。

中美關係不可預測性

從某些方面來說,中美關係的新摩擦這麼長時間才顯現才是值得注意的。華盛頓布魯金斯研究中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中國中心主任Kenneth Lieberthal認為,中共和美國的關係通常在新政府上任的前幾年比較會有考驗,因為兩國都試探對方的脾氣。奧巴馬已經延後台灣、達賴喇嘛和伊朗這些不可避免的刺激事件展現誠意,不過爭執仍然發生。Lieberthal認為,今年將是中美關係一個測試年。

此外,沒有什麼是一定的。美國官員一直在說,他們希望與中國建立一個更「成熟」和「策略性」、一個更能夠抵擋這種不可避免的漸歇性不和的關係。不過中美之間的勢力均衡就像中國自己的內政一樣,正往令人緊張的方向變化。經過10年的掌權,胡錦濤將於2012年辭去黨主席,2013年辭去國家主席。目前繼任人尚未確定,就像1996年台海危機所顯示,這種情況可能導致中共領導人內部不可預測的行為。如果中共錯估自己的力量並且低估美國的實力,這種不可預測性會變得特別危險。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外電:對台軍售與會見達賴 美中關係再掀波
外電:摩擦加劇 中美關係面臨新考驗
中美關係急遽惡化的徵兆 三大矛盾浮現
伍凡:谷歌事件的演變和中美關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