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案 恐有更多大型銀行遭類似指控

標籤:

【大紀元4月20日報導】(中央社紐約19日美聯電)美國高盛集團(GoldmanSachs)今天出面辯護自己並未詐欺投資人,並告訴客戶,該公司並沒有扣住一個複雜的投機性抵押憑證產品的相關資訊。但是現在更大的問題是:還有其他大型銀行面臨類似指控嗎?

在高盛給客戶的信件中,高盛誓言反擊政府的指控,這項指控說,高盛一名副總裁涉及出售複雜的金融商品,把預期會下跌的東西抵押出去。高盛公司和該行副總裁杜爾(Fabrice Tourre)都在美國證管會(SEC)16日提出的訟狀中被指名。

證管會指控高盛沒有告訴2家客戶,其實設計出這套投資商品的億萬富翁,同時也是避險基金經理鮑爾森(John Paulson)放空賭這些投資人會輸。

許多觀察家都相信其他銀行也都牽涉到類似的交易,等著看是否會有更多公司被控。

證管會發言人今天不願說明除了高盛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公司被調查。但是金融專家說,其他大型金融機構可能發現他們已遭質疑。

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的柯菲(John Coffee)說:「華爾街多得是抄襲鬼。一但你知道正在談的是什麼交易,就不難看到大家都在做這個交易。」

在房地產景氣很熱的時候,許多家大銀行都忙著組合、販賣抵押證券投資商品,以應付投資人的需求。這種叫做「擔保債權憑證」(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CDO)的組合投資商品,讓這些銀行賺翻了,但是後來變成信用危機的主因,並且讓經濟蕭條更加惡化。

根據一名瞭解內情的金融界官員指出,當時卯勁大賣CDO的大型銀行包括現在屬於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Corp)旗下的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 Co.)、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瑞士銀行(UBS)和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等。

花旗集團否認牽涉高盛詐欺案。但是花旗集團說,該公司在證管會調查整個金融界衍生商品在金融危機中扮演何種角色時,就已經跟SEC談過。

美國銀行則表示,旗下的美林公司並未收到證管會詢問。瑞士銀行和德意志銀行則拒絕評論。(譯者:中央社賴秀如)

相關新聞
美證管會控高盛案 業界:很難搞清楚是誰犯錯
高盛案重挫美股 科技和金融股前景依舊看俏
美盯上放空房市? 高盛案投資人失血10億美元
高盛案扯後腿 油、金、股全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