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住建部發「通知」 劍指地方利益集團

標籤:

【大紀元4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姜斌綜合報導)近日中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完善商品住房預售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其中許多措施明顯針對開發商開盤前的炒賣以及捂盤惜售等行為,此舉進一步凸顯出在房價問題上,中共中央政府和地方利益集團的矛盾突出。

住建部最新「通知」出台

本月中共政府對瘋漲的房價調控政策頻出重拳,繼4月14日中共國務院公佈新”國四條”,15日國土部公佈全年住宅供地計劃,17日國務院再度發佈新「國十條」以來,近日,中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再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完善商品住房預售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

此「通知」主要內容包括:未獲預售許可商品房不得以認購、排號等方式變相收取定金、預訂款等性質的費用;預售許可最低規模不小於「棟」;認購後不得擅改購房者姓名;取得預售許可的項目在10日內一次性公開全部准售房源並明碼標價。

矛頭直指開發商「潛規則」

大紀元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瞭解到,這次住建部的最新「通知」出台,其中有許多措施明顯是針對開發商開盤前的炒賣以及捂盤惜售等行為,直接打擊的就是現在開發商在售樓中的一些「潛規則」。

比如開發商在開盤以前,以所謂認購、排號等方式收取定金,實際是藉此測試市場承受力,好故意製造出銷售緊張的局面;還有很多開發商現在都採取分批開盤的方式,一次性只推出少量房源,先出售樓層、戶型、朝向不理想的房源,然後逐步推出優質房源,以達到逐步抬高售價的目的。

還有很多開發商在開盤之前先搞個內部認購,其實就是先賣給自己人,以套取銀行資金,再利用從簽訂認購協議到拿到房產證之前的時間差炒賣出去;也有的開發商在市場回落時捂盤惜售,在市場上升期藉機炒作。而住建部的最新「通知」顯然對這些開發商的慣用炒作手法進行了種種限制。

房價問題凸顯中央和地方矛盾

連續的重拳出擊,表明了中共高層整治房地產市場的決心。一位經濟學家公開表示,「房價已經不是經濟問題,他可能引發的社會問題讓高層十分擔心,從目前的形勢判斷,政府的決心非常大。」大陸最新出版的《新世紀週刊》也透露,現在中央層面已經「下了決心要調,哪怕得罪一部份利益集體。」

「但是地方的利益集團恐怕和中央政府並不是一條心,」一位評論人士對大紀元記者表示:「地方政府的政績和GDP掛鉤,而其多依賴於房地產行業;再者地方政府通過賣地,既能增加地方政府的收入,又能夠增加(貪污腐敗)官員的個人收入;銀行也同樣,大量貸款的背後實際上也有大量的灰色收入。所以地方政府、開發商和銀行為代表的利益集團肯定是不希望房地產市場崩盤的。」

「這是一次中央政府和地方利益集團的直接交鋒,後市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謝國忠直言:中國房市是死空頭,朋友都在賣房
地產報告預測:2019年南澳房價將破百萬
台央行風險控管 房仲:下半年房價可能波動
中國房價今年是否大跌引起猜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