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清真食品市場前途看好 保守派不滿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4月4日報導】(中央社巴黎3日法新電)清真鵝肝醬、無酒精香檳、德式酸菜配非豬肉香腸:這些對穆斯林友善的食物已經離開移民文化的根,融入主流法國傳統。

儘管以美酒佳餚聞名的法國食品業受到全球金融危機重創,但是法國的清真食品市場仍然飛快成長。

外界一直沒有注意到這個跡象,直到最近一家連鎖漢堡店在某些店面推出清真食譜,被指責帶有「族群傾向」(communautarisme),大家才發現清真食品已成為潮流。族群傾向一詞和「隔離化」(ghettoization)意思接近,和法國堅持融合的立場唱反調。

清真產品日益增長的原因,在於阿拉伯和非洲移民的年輕後裔,既想跟著非穆斯林的法國鄰居共享烹飪的多樣性,但又想要保持他們的文化根源。

本週舉行的巴黎清真貿易展主辦人邦奈爾(Antoine Bonnel)說,這個現象主要是(穆斯林移民的)第二代和第三代所推動。

他說,這並不表示穆斯林社團退出(主流社會),反而是一種融合,畢竟他們希望買到清真醃酸菜或清真春捲。

邦奈爾指的是越來越多穆斯林進入法國中產階級,甚至還因此出現一個新名詞叫做「北非中產階級」(beurgeois),結合了北非移民beur和中產階級bourgeois兩個字。

邦奈爾說,2010年法國的清真食物預計銷售量會高達55億歐元(74.2億美元),從「特定族群市場」變成「大眾市場」。

在阿拉伯文中,清真(halal)這個字意思是「忠誠的」,意指根據可蘭經所提示的方法處理食物。

伊斯蘭律法規定肉品必須在宗教監督下屠宰,並且嚴禁攝食豬肉和酒精。

以法國多達500萬穆斯林人口為賣點的清真市場,顯然很吸引零售業者和餐廳,市場分析家說,這產業成長迅速。

連鎖超市卡西諾(Casino)已經創立了一個清真品牌叫做瓦西拉(Wassila),速食連鎖店快克(Quick)也在該集團的350個分店中的8家分店,推出清真菜單。

但是越來越常見的清真食品出現在法國日常生活中,也激怒了這個堅持世俗的國家裡的某些人。

左右兩派政治人物都有人抱怨提供清真菜單選項只會分裂法國社會,而不是協助穆斯林融入主流烹飪。

快克速食店在某些穆斯林人口較多的社區,提供清真菜單,遭到在野的社會黨(Socialist party)一位市長攻擊,執政的右翼政黨人民運動聯盟(UMP)也有人不滿。

人民運動聯盟領袖柏川德(Xavier Bertrand)說:「我反對任何帶有族群傾向的事物。」

但是在清真博覽會內,沒有一個人有類似主張。

為使用智慧型手機年輕客戶提供餐廳名單的「巴黎清真」公司(Paris Hallal)的鮑爾比(AnisaBouarbi)說:「既然可以提供猶太教的kosher食物,為何不能提供穆斯林的清真食物?」

她說,不讓人按照自己品味進食就叫做歧視。(譯者:中央社賴秀如)

相關新聞
馬國清真寺遭置豬頭 宗教緊張情勢升高
摩洛哥清真寺尖塔倒塌  壓死38人
清真寺尖塔倒塌 死傷逾百人
摩洛哥清真寺塔倒塌 41死76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