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銀行將面臨史上最大集體官司

標籤:

【大紀元5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江波編譯報導) 針對澳洲銀行在過去6年中濫收它們成百萬顧客約50億元的懲罰(penalty)與滯後(late)費,由澳洲訴訟資金公司IMF資助的對澳洲的銀行最大的集體訴訟即將開始。

據悉尼晨鋒報報導,IMF將為10多個重要的集體官司墊付上訴費用。這些官司由一個稱「金融索賠」的IMF分公司(Financial Redress)負責進行。其目的是要索賠至少4億元被律師稱為銀行「有系統地」收刮銀行顧客的錢財。

這些集體官司正發生在銀行也受到政客官僚們指責的微妙時刻。他們指眾銀行在世界金融危機之後,無理搜刮顧客稱為「例外費」的各種費用。被訴訟對像包括了澳洲的四大銀行 —聯邦銀行、紐澳銀行、西太銀行和國民銀行。受控訴的還有其他的7個澳洲銀行。它們據稱收取了「錯誤的和不公正的」費用,包括昆士蘭銀行,本迪溝銀行(Bendigo)和阿德雷德銀行,太陽合作公司(Suncorp),匯豐銀行和花旗銀行。

澳洲儲備銀行在去年首次揭露銀行收取了「例外費」。它們在2008-09財經年度共達12億澳元。在08年前尚沒有「例外費」的數據,但IMF估計可能在6年內多達50億。鑒於各家銀行每年收取的固定費用和其他收費達100億元之多,這些12億元的「例外費」實在不過是個零頭。

典型的「例外費」包括4種罰款:當顧客超支提取其銀行戶口/支票/匯票的錢,銀行的罰款稱為超支提取罰款(honour fee),通常為40元;空頭支票費;支付信用卡/房貸款滯後費和過度領取信用卡罰款。每筆轉帳的罰款金額常常介於25元和60元之間。除了收取罰款外,銀行通常還收取罰款的利息。他們對房貸款還常常有抵押來保證收回顧客多提取的金錢。它們還有阻止顧客超支領取合同規定數量金額的種種技術。

在這些集體官司中,IMF將向銀行挑戰它們收取「例外費」的法律根據。中心的爭論點是:當合同一方尋求對方賠償因違反合同造成的損失時,它的賠償金額只能是一個估算的實際成本,比如滯後費。然而銀行現行的懲罰費用卻超過成本很多倍。預計IMF將會爭辯說這些過高的費用從法律角度上不能收取,因此顧客應該得到退款。針對銀行的退款要求可以追溯過去6年。還包含從罰款之日開始的累加的退款利息。

個人索賠的平均金額估計在2000元左右,而商業索賠的平均金額很可能在5000元上下。「金融賠償」在本週還將專門設立一個網站來登記索賠要求。這是模仿政府針對管理投資騙局開創股東集體官司的先列。政府的這個決定是在一個有爭議的聯邦法院命令之後下的。聯邦法院在去年10月發現集體官司符合公司法中的MIS的定義,但控訴方必須先要登記。聯邦法院的這個規定中止了至少當時的10個集體官司,但是這些行動現在將開始進行。

最近幾個月裡,包括國民銀行的一些銀行宣佈廢除「例外費」。其他的一些銀行則降低了這些費用。國民銀行從2月1日開始的廣告宣傳稱:「我們正在廢除最令人惱火的商業費用」。

澳洲銀行家協會稱,它之前沒有聽說IMF準備採取這個行動。紐澳銀行的一位發言人婉言拒絕評論。西太平洋銀行的一位女發言人稱,該銀行早已採取行動來降低其例外費。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澳洲房地產泡沫是否破裂 各界拭目以待
升息難抑信貸膨脹 澳洲利率再次面臨上調
澳洲再升息一碼至4.5%  抑制通膨和房價過熱
澳洲儲備銀行再次提升利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