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自信與成功經驗是行為治療的主要概念

憂鬱症Bye Bye:修正扭曲的「行為」(1)

最上悠

人氣: 72
【字號】    
   標籤: tags:

我們精神上的痛苦與不安,究竟會在哪些時候逐漸增強呢?

其中之一,應該是當我們接二連三的遭遇失敗、喪失自信的時候吧!

在精神治療的領域中,有一個很著名老鼠溺水的實驗。

當水槽中的老鼠感到,不論牠如何努力游泳,都無法浮出水面時,便會因為覺得「不行了」而放棄,不再划水。

剛開始時,老鼠的腦部會發出求救訊號,讓老鼠拼命努力浮出水面,但是當失敗的狀態長期持續之後,大腦最後便會發出「停止努力」的指令。

人類也會發生類似的狀況。當一切的努力都無效時,就再也提不起勁,去做任何努力了。

接著,人就會逐漸感受到痛苦,漸漸地,無力感也會逐漸增加,最後腦中便會出現「我只能去死了」的想法。陷入憂鬱的人,之所以走到絕境,就是由於大腦裡這種種思想上的惡性循環所致。

那麼,怎麼做才能幫助人們走出這種困境呢?秘訣在於讓人體驗到成功的滋味,不論是如何微不足道的成功都好,重複累積「我也能辦得到」的自信是最重要的。事實上,研究已經證實,透過這種自信的培養,對於改善憂鬱症的症狀非常有效。

如果只是盲目地努力欠缺完整的計畫時,失敗仍然會重演。特別是當一個人在失去自信的狀態中,如果想獲得成功,就更需要縝密的計畫與思考。

去思考如何採取創造成功經驗的行動,並在必要時進行修正,以緩和人的不安與痛苦的精神治療法,就是接下來要介紹給各位讀者的「行為治療」。

這種治療法不只是對憂鬱症,也對其他如焦慮性、恐慌性、社會焦慮性等疾患(包括對人恐懼症、過度緊張、社交恐懼等),伴隨強烈焦慮症狀的心理疾病之治療,也極為有效。

此外,行為治療與認知治療的關係,極為密切,有些專業治療師會將兩種派別結合為一,稱為「認知行為治療」,認為它對憂鬱症具有治療效果。

分析引起「不良反應」的「不良刺激」依據行為治療理論進行自助治療時,個人必須先具備分析自己失敗原因的能力,還必須有強烈的意願,想要有系統地,去解決自己的問題。

當一個人心理狀況正常時,大部分的人都能輕鬆地進行這種自我分析。但是,當連連遭遇失敗、心志消沉時,便可能會忘了自己可以找人商量,或可以從做得到的簡單事項開始,一步一步循序漸進等做法。

為了遏止失敗繼續發生,最重要的是,讓自己回到「建立假設→實行→判斷結果」的解決問題之基本原則上。

對於造成這些煩惱與壓力的源頭,我希望你不要只是含混模糊地接受一切,而應該認真用心地去分析,自己到底是受到哪種(不良)刺激,以及面對這些刺激時,自己所表現出來的(不良)反應,又是什麼?

例如,你很討厭總是嘮嘮叨叨碎碎念的A小姐,但A小姐的職位比你高,不論她說什麼,你都沒有立場回嘴,這種不良的人際關係,讓你感到很痛苦。

這時,對你來說,A小姐所說的話,就是一種「刺激」。或許她所說的惡言真的惡夢成真;也許你會因為她的言語深受傷害,回家躲在棉被裡痛哭一場,這就是所謂的「反應」。

當發生這種情況時,首先,我們可以想辦法避免讓A小姐有說出那種話的機會,盡量減少「刺激」的發生。例如,努力減少自己犯錯的機會等。

至於,最能減輕痛苦反應的做法,應該就是能夠當場反駁A小姐所說的話了,不過這並不容易做到;在這種情況下,找一個和你同病相憐的人訴苦或商量,也是減輕痛苦的方法之一。

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採取哪些行動,才能重拾自信、克服痛苦與不安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些具體可行的技巧。

在上一章中,我們列舉出了憂鬱、焦慮的人,容易陷入思想上的壞習慣,並且提出修正方法與建議。

在本章中,我們要將探討主題放在行為上的壞習慣,請各位讀者一邊閱讀,一邊檢視自己的行為,是不是也有這些傾向;如果有必要,便可進行修正。@(待續)

摘編自 《打敗心中的黑狗:憂鬱症Bye Bye(二版)》 書泉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