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利用率低下恐影響全球氣候變暖

標籤:

【大紀元7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俞建新編譯報導)中國和西方能源專家擔心,中國的能源挑戰可能成為世界性的問題,很可能使國際上控制全球變暖所付出的努力化為烏有。巴黎國際能源總署的首席經濟師伯羅爾(Fatih Birol)表示,如果中國不能實現其自己的用能效率目標,那麼避免全球氣溫上升而造成大規模環境損害的可能性「幾乎是零。」

熱衷於更具西方標準生活的13億多中國人正在大聲要求更多、更大的汽車,更多的家用電器,以及更多的物質享受,如空調購物商城。這些許多都是在政府參與之下。

結果是,中國實際上變得用能效率更低,因為絕大多數能源仍然是由燃燒化石燃料所產生的,中國的二氧化碳,即所謂的溫室氣體的排放,變得越來越厲害,在剛過去的冬春兩季,中國一國的排放量就出現從未有過的最大的六個月增長。

直到最近,由國際能源總署和華盛頓能源信息管理局所作的預測還在假定,即使沒有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國際協議,到2020年,中國在用能效率上會達到最快的改善。但是現在,中國正在為限制其溫氣排放達到「通常的商業」水平而苦苦掙扎,而這一水平是氣候模型設定的全世界對全球變暖什麼也不做的水平。

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能源官員高世憲,在北京六月下旬的世界清潔能源博覽會的講話中說,即使達到中國現有的用能效率目標,「我們都面臨艱鉅的任務」。

但是,即使中國能夠實現其承諾的改善,國際能源總署估計,到2020年,中國能源有關的溫氣排放量增長都將超過世界其它國家增長的總和。擁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國,將產生超過四分之一的人類能源有關的溫氣排放量。

中國能源使用的一個最新的因素已經超出北京政策制定者們的計劃範圍,那就是全國工廠勞動力的動盪不安。

老一代的低工資的民工能接受悶熱的寢室和工廠,只要有一個電扇就可以滿足,這也是中國人均溫氣排放量仍是美國的三分之一的眾多的原因之一,而現在,年輕的一代,除了要求較高的工資外,還要求有近10平米的單居室,工廠和寢室都要有空調。確實,五月份佛山的本田傳輸廠罷工工人的要求之一是空調的氣溫要更低一點。

中國的條文規定,夏天大多數地方的空調不得低於26攝氏度,但是高檔購物商業城卻一直不受這一限制,在夏天氣溫要調得低得多,現在,隨著消費者經濟站穩腳跟,這些購物城正在全國各個城市大量增加。

總理溫家寶在一份聲明中承認,在五月的國務院會議以後,所取得的能源效率開始倒退,實際上在今年第一季度後退了3.2%。他稱這是因為缺乏對高能耗產業的控制,儘管全球經濟從金融危機中回彈也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

溫家寶已經承諾今夏將用「鐵腕」實施整肅,使全國在能源利用上更具效率。中央政府已經下令各個城市9月份之前關閉能源利用率低的工廠,如大型的廣州鋼廠,以至於6000工人的大多數都將被解僱,或被迫提前退休。

在過去三年中,中國已經關閉一千多老的火力發電廠,這些廠使用的技術目前在美國仍然很普遍。

但是,即使北京強行開展了世界上最嚴厲的國家能源運動,其努力遠遠滿足不了中國十幾億消費者的需求。

寄希望於中國大規模改善其用能效率能力的全球氣候討論,援用國際能源總署的數據顯示,中國每美元的產出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國的兩倍,歐盟的三倍。這意味著中國可以大大地改善其能源使用有效性,因為中國現在還主要依賴於不經濟的、舊式鍋爐,及過時的發電廠。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廖東慶:中國是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嗎?
氣候變熱 300年後地球不適宜人類居住
地球發燒 台灣應即推綠色新政
全球暖化 台魷獲量大減7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