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孤獨感 親友支持為關鍵

人氣 60

【大紀元7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明編譯報導)現今網路上臉書(Facebook)或Twitter風行,有些人擁有許多的朋友和追隨者,看似交友廣泛,但大多未有深厚交情。當夜深人靜,覺得孤獨想找人聊天時,方才發覺社交網站上的一長串名單,對內心渴望獲得他人瞭解的現代人來說,仍舊無法提供多少助益。同時,浮於空泛的人際關係,不僅導致情感的冷漠,還會導致某些健康的問題。最新研究指出,伴侶也不一定能讓人免於孤獨情緒的侵擾;親密的朋友、家庭成員及觀念的轉變,才是真正超脫孤獨感侵襲的關鍵。

根據《每日科學》(ScienceDaily)網站最新報導,亞利桑那大學溝通部門負責人梭葛林(Chris Segrin)與帕塞爾奎(Stacey Passalacqua),共同研究個人壓力認知和社會支持對產生孤獨感的影響,並進一步釐清孤獨感對健康所可能帶來的傷害。研究發現,265位19至85歲的成人中,心理壓力對於感到孤獨的人有關鍵的作用。而這類型的人較少與他人密切聯繫、較不易控制日常生活的壓力來源,也往往無法保持身體的健康;同時,睡眠的品質也不好。

孤獨感因人而異

該研究小組另一項特殊的發現:孤獨感與個人認知有關,因人而異。孤獨感受的發生,通常是人心中期盼的社會關係和現實生活的差距所致,是一種非常抽象的感覺,很難具體描述出來。

舉例來說,縱使體驗到同樣的壓力來源,也許是車子拋錨,支票帳戶透支,或者是與某人的關係惡化,每個人都會有完全不同的反應。所以,有些人雖擁有龐大的社會關係網絡,卻依然覺得孤獨。問題的關鍵,是人際關係的質量,而不是親友數量的多寡。

網路社交發達 年輕族群卻更感孤獨

英國一項研究指出:一般人認為寂寞感較普遍發生年老族群之中,但事實上年輕一代感到孤獨與寂寞的比例正節節高升。在這項2,256人的研究調查中,18至24歲的族群中有53%感到寂寞孤獨,而55歲以上的族群感到孤獨的比例卻只佔32%。專家指出,年輕族群更傾向於使用網際網路等虛擬的互動方式,缺乏面對面的溝通機會。而這類型的交友模式易流於空泛,不易建立深厚的感情基礎,這也是構成年輕族群孤寂的一大主因。

長期孤獨感侵蝕健康

梭葛林與博士學位候選人多姆施克(Tricia Domschke),於另一份研究中,共同探討了孤獨感更多的細節。

他們發現,孤獨的人難以享受休閒生活,也無法像其他人一樣,自睡眠中獲得某種程度的能量恢復。所以,即使有孤獨感的人安排渡假,睡眠和游泳,卻無法在休閒活動中真正放鬆自己,讓生活重新獲得心理能量的補充。

帕塞爾奎說:「大家都知道長期的壓力源嚴重損害人體內在的生理系統。心裡承受壓力時,對壓力來源的心理感受決定一切,而且心靈具有如此強大的力量,左右人的身體健康,換言之,人對壓力來源的感受,同時也塑造著人看世界的角度。」

這兩項研究表明,人不只是需要好好照顧自己孤獨情緒,而且更要學習培養與家人和朋友更親近的關係,有了堅實社會關係的支持,同時改變使人陷入孤獨的負向情緒,方能真正擺脫長期孤獨感的侵襲,擁有生理和心理的健康。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港青少年自殺者倍增
「生命的禮讚」華埠哥倫布公園舉行
修煉法輪功  家庭變得和睦了
習慣當受氣包?別人的情緒與你無關(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