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投資者湧入倫敦商用地產市場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7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玥編譯報道)海外投資者在倫敦中心購買商業用樓的潮流絲毫沒有退卻的跡象。來自中國、韓國和馬來西亞的買家不斷湧入市場尋找有名氣的物業。

據propertywire報告,倫敦中心的商用地產繼續吸引海外投資者,過去三週內,超過20億英鎊的物業換手,也展現出倫敦優質地段地產的上佳抗跌力。

倫敦投資諮詢公司Gresham Down Capital Partners執行合夥人斯蒂芬‧唐(Stephen Down)表示,還在五個星期前,我們曾擔憂市場太多的物業待售,沒有料到買家的胃口驚人。

美國基金Carlyle最近作價6.7億英鎊購入倫敦的六幢寫字樓,其中包括White Tower組合。斯蒂芬的一位東歐私人投資者,近期也以1.4億英鎊買下三菱地產公司有名的Bow Bells大樓。斯蒂芬還為一組投資者提供服務,這些投資者計劃賣出River Court,也就是高盛(Goldman Sachs)歐洲總部大樓,價值在3億英鎊。他說,這些有名氣的物業對於國際買家特別有吸引力。以River Court為例,大樓自2000年落成以來,從未易手,並與高盛簽長期租約15年,租金是36英鎊/呎,而目前同類寫字樓租金已達50英鎊/呎,未來三、四年租金有很大的上調空間。他還指出,最近的買家多數資金充沛,所以不受按揭困難的影響。

倫敦城的寫字樓租金在過去三個月內上升接近12%,若以過去六個月計,升幅更是高達24%。早前地產市場的崩潰令新樓營建陷入停頓狀態,A級寫字樓供應不足,造成公司爭租的局面,推動租金上漲。

不久之前,Qatari分別斥資15億英鎊和5億英鎊買入著名的哈羅德百貨公司(Harrods),以及位於牛津街的高檔商居兩用物業Park House,這又一次印證海外資金對倫敦知名物業分外青睞。

斯蒂芬表示,越來越多的馬來西亞人、韓國人和中國人進入市場。香港商人劉鑾雄據說在競投寫字樓Tower 42中有望勝出。還有更多的遠東機構以及個人投資者,因為倫敦地產市場流動性大、透明度高而深感興趣,當然英鎊疲弱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斯蒂芬相信,對於倫敦地產的需求將持續強勁,不過他也提醒投資者:若購買一種類型的物業,就應當購買那類中質量最高的,租金收入可望有良好成長。其次,選擇口碑好、經驗豐富的諮詢公司為您出謀劃策。現在有很多不合格的公司在誤導投資者,危害不小。千萬小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港房地產透明度亞洲第四
Halifax:英國樓價連跌三個月
英國樓價恐二次探底
按揭憂慮再燃 英國樓市信心下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