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貼:敢言大陸醫療黑幕第1人 點擊量2億

人氣 42
標籤:

【大紀元7月26日訊】廣州一名醫生今年4月份實名發佈的一個網帖,被從其個人網站「挪」到網絡論壇上後,三個月間竟然累積了高達1.7億的點擊量,同時還被其他網站不斷轉載,總點擊量近兩億。該熱帖被網友大呼為「神帖」,「堪稱全球網帖吉尼斯」。

據中新網7月26日報導,該「神帖」的作者是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液病專科主任醫師劉安平。今年4月份,他在央視看到有關北大第一醫院醫學教授熊卓為在自己工作的醫院因腰椎手術後突然死亡的悲劇事件,為表達自己的思考,在個人網站上發表了題為《北大第一醫院中年女教授死亡之爭引發的思考》的帖子。

4月12日,在被從個人網站上移到網絡論壇上時,劉安平該帖的標題被改為《廣州驚現敢言醫療內幕第一人,堪比鍾南山》,立即以驚人的速度「火」了起來,並持續被熱切關注至今。網友甚至稱,「一名有良心的醫生在自己網站上撰文披露醫療黑幕,贏得網民一片讚揚。」

7月25日,劉安平告訴中新網記者,他對該帖在網上的火熱毫不知情。「說實話,醫療人員中願意出來說真話的人不多,背後的原因很複雜,其中有對時下媒體的報導有所不滿,另外群體中有社會責任感的人也不多。」

「大家對『神帖』的關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說出了對體制的思考,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只把矛頭指向醫療人員本身。」一位不願具名的醫院管理人員說。

在幾乎每個網站上,關於「醫療黑幕」的帖子都是最熱門的帖子之一。最近在貓撲網站上,一篇醫生自揭「藥扣」現狀的帖子也獲得熱捧,網友們從中看到了時下醫療體制中仍存在的很多「黑洞」。

原帖:北大第一醫院中年女教授死亡之爭引發的思考(節選)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液病專科劉安平:

有關北大第一醫院醫學教授熊卓為在自己工作的醫院因腰椎手術後突然死亡的悲劇事件,其致死原因和責任追究,一直在網絡和民間,引發持續不斷的口頭與文字的爭論。這本來是一樁舊案,事情發生在三年以前,只因央視這根攪屎棒的大肆渲染,瞬間便在坊間弄得沸沸揚揚。一邊是北大的教授,一邊是受眾如螞蟻般繁多的央視,都是牛比哄哄,在中國老百姓心目中需要仰視的主兒。所以這事兒一經央視這麼一攪和,立馬便成了熱點新聞。
  
本來,筆者作為業內人士,耳聞或遭遇醫患糾紛的事,可以說是跟開車磕磕碰碰一樣,總是難以避免。因而,一直以來,我對各路媒體為吸引眼球而爭相炒作的醫療糾紛、醫療事故之類,從來是視若罔聞,更不欲略置一辭。不過,此次事件,一是雙方都是牛人,二來感覺四周明白人真的不多,且有感於「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終於忍不住要說上幾句心裏話了。
  
很多時候,普通民眾更多的可能是針對整個醫療制度,只不過因為高度集權與壟斷的緣故,再加上官方媒體有意無意的「輿論導向」,他們無力或者無心看清所有的不公與邪惡的真正源頭所在。簡單的說,是因為醫療資源的高度壟斷,造成了今天醫療界的混亂與道德淪喪。不明就里或欺軟怕硬的芸芸眾生,只好將滿腔怒火一肚子怨氣,撒向或許也是弱勢群體的醫務人員頭上。他們不知道,壟斷必然滋生腐敗與邪惡,絕對的壟斷,則是絕對的腐敗與邪惡。

「防火防盜防告狀」,幾乎成了高懸於每個醫務人員頭頂上的那把閃亮的利劍。日常考慮最多的,除了經濟利益,再就是如何規避風險,如何防範醫療糾紛。我記得,同樣是北大的那位著名的精神病教授孫東東先生,就曾三番五次在我們醫院高談闊論指點迷津。大概全國稍微大點的醫療單位,都留下了孫東東教授誨人不倦的身影。醫院各級領導更是「一手抓經濟效益,一手抓社會效益」,「兩手抓,兩手都很硬」,通常會以最快的速度,將醫療糾紛的苗頭消滅於萌芽狀態。真的是黨國一體制啊,哪裏都是穩定壓倒一切!
  
在一個高度壟斷的制度下,無論是行業,還是圈子,你總有各種各樣的明規則與潛規則。違背規則者,輕則蒙受經濟損失,重則出局,甚至斷送一生的前途與未來。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和買股票不是一樣的道理嗎?在這個一切「向前看」笑貧不笑娼的時代,你還能指望什麼高尚的人?

所以,甭說臭不可聞的官場和娛樂圈,整個所謂的醫務界、教育界、學術界、文化界,都成了一個爭先恐後萬馬奔騰的名利場,越厚黑越無恥的人,也就越成功越風光。能在北大協和醫院混上個教授、主任,沒兩把刷子,是難以立足的。
  
現今的高校也好,醫院也罷,教授、博導車拉斗量,沒準還給你亮出個院士的頭銜。可這些人整天孜孜以求的都是些什麼呢?除了不到一半的時間花在病人或學術的身上,大多是花在開會、吃喝、跑課題、跑關係,有的還很會炒股票……國內的名山大川跑完了,再往國外跑,歐美跑完了,再往非洲跑,反正地球那麼大,不愁沒地方跑。不混個一官半職,也要在行業學會裡混個什麼主委副主委秘書長常委之類,頂不濟也要弄個什麼博導之類的頭銜。這樣才有江湖地位。
  
一個病人進來,首先想到的不是怎樣儘快將病人治好,而是怎樣更有經濟效益,於是各種五花八門的檢查、各種貴重的藥物、進口的藥物,一股腦地蜂擁而上。理由當然多的是,全面檢查有利於儘快明確診斷;使用貴重藥品,療效快、副作用少。況且,我們還都是按歐美最新治療指南來用藥的啊。

媒體披露出來的一個細節也夠雷人的,就是在女教授死亡後,當家屬聘請的律師去封查病歷時,發現了住院病例有多處被修改的痕跡,還有就是多個記錄沒有上級醫師的簽名。沒想到牛比如北大醫院,也出現這樣的小兒科錯漏。

這屬於一個產權不明分工不清責任模糊的社會制度。不出問題,這部機器似乎運轉得很歡,一旦出了問題,就不知道上哪兒找毛病,更沒有一個人來承擔責任,除非你追到金字塔上面去,因為最大的權利,屬於那裏,而且不受制約。從三聚氰胺,到汶川地震,再到數不清的礦難與群體事件,無不如此。醫院出了事,實在擋不過去,通常會選擇諸如臨時工、實習醫師來平息眾怒,這樣的事情我們見得也很多了。真正的責任者,或許你永遠也找不到。

北大醫院的官方聲明,看上去義正詞嚴,其實暴露出當權者對生命的漠視。對待本單位的職工的意外死亡尚且如此,對待其他弱勢群體,可想而知。官僚壟斷的社會,什麼都可能發生。
  
末了,我想說的是,既然作為業內人士,我向公眾曝了這麼多「內幕」,還是希望大家也要體諒夾縫中生存的醫務人員,尤其是無權無勢的底層醫生和護士們。與其說是醫務人員草菅人命,毋寧說是這個異化了的制度傷害了社會中的每一個人。我們既是這個不合理的制度中的一員,不可避免地成為其零件,也可能成為互相傷害的工具。這或許就是惡性循環的道理。

事件回顧

北大教授慘死北大醫院事件 幾方角力:
http://epochtimes.com/b5/9/11/6/n2713744.htm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天安門母親六四前夕重申三項訴求 促當局對話
Shein遭美英圍堵 英勳爵籲其與中共切割
大陸知名異議詩人王藏刑滿獲釋 已回家
【新聞看點】傳有人駕車天安門廣場撞五星旗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