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印科學家明年起共同研究地震

人氣 7

【大紀元7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何宏儒新德里7日專電)台印科技合作再添領域,兩地地球科學家明年1月起共同展開地震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地球科學學門召集人羅清華說,印度學者數理能力強,分析能力有助提升台灣研究水準。

2010年亞洲大洋洲地球科學學會(Asia OceaniaGeosciences Society,AOGS)年會正在海得拉巴(Hyderabad)召開,11位台灣科學家日前抵印出席活動。

中華民國駐印度代表處科技組、印度地球科學部(Ministry of Earth Sciences)居間牽線,11位科學家昨晚在AOGS年會場邊召開台-印地球科學研究計畫第一次準備會議,與6位印度科學家共同敲定明、後年分別共同進行地震和氣候變遷研究。

與會台灣科學家包括國立台灣大學理學院院長羅清華、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葉永烜、中央氣象局副局長葉天降、台大大氣系主任吳俊傑、台大地質系教授陳于高、台大地質系教授陳宏宇、成大電漿與太空科學中心副主任陳秋榮、台大地質系副教授吳逸民、台大地質系副教授沈川州、台大地質系助理教授林立虹、台大海研所助理教授蘇志杰和代表處科技組組長張顏暉。

與會印度科學家則包括印度地質學會(GeologicalSociety of India)主席暨前海洋發長部次長古普塔(Harsh Gupta)、地球科學部顧問班薩爾(B. K.Bansal)、華迪亞喜馬拉雅地質研究所(WadiaInstitute of Himalayan Geology)前主任艾若拉(B.R. Arora)。

印度學者則包括國家地球物理研究中心(National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員查德哈(R.K. Chadha)、拉加.巴萬.辛赫大學(Raja BalwantSingh College)教授辛赫(Birbal Singh)和國家地球物理研究中心研究員蓋哈勞特(Vineet K Gahalaut)。

羅清華表示,台灣的地震研究在亞洲頗負盛名,印方對於上述合作展現濃厚興趣。他說,地震預測分析技術建立在數理基礎上,印度學者數理和英語能力強,雙方合作有助改進台灣預測和模擬方法,提升整體研究水準。

他表示,在台大進行博士後研究的印度學者研發質量俱佳,他已建議台大校長李嗣涔赴印「多挖一些人才」。藉由兩地教授個人關係或學者自行申請博士後研究,台印學界過去素有交流;現在則使交流制度化,雙方在地球科學領域的科技合作將更為密切。

張顏暉表示,雙方昨晚敲定明年1月邀集兩地地震研究學者,在台北召開研討會,未來合作方向包括地震前兆、預警系統、地震模擬3個面向。他強調,地球科學和氣候等研究領域較具地域關聯性,與印度合作,可使台灣掌握更豐富田野調查基礎。

相關新聞
川震央在建樓房整棟垮塌 千災民市政府請願
台府以身作則推節能  2年省1400萬
官吞賠款 四川震區爆警民衝突
貴州山體滑坡42人死57人失蹤 預警存漏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