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基因研究 治療失智症有新希望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7月9日訊】 (據台視新聞報導)來自於《細胞期刊》、《神經學檔案》、《自然期刊》,美國、法國、英國 自西元2000年人類基因定序後,基因的研究愈來愈進步,最新研究發現,目前醫界仍束手無策的阿茲海默症,很可能即將有新藥可修補大腦基因缺損,也有研究發現基因突變導致巴金森氏症風險增加,而某些基因突變可能導致維他命D缺乏,因此,必須更積極曬太陽。

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細胞期刊》中的研究報告指出,和阿茲海默症有關的一個基因突變的研究已解開。

這項研究是由美國紐約大學朗格尼醫療中心所主導,研究發現一種稱為「早老素1」基因(presenilinⅠ)和阿茲海默症的發展有關,這項基因突變時,腦部會失去分解有毒蛋白質的作用,因而造成大腦海馬迴累積殘餘廢物。

因此,只要修補這個基因突變的機制,就能預防大腦進一步受傷,這也提供了新藥研究的新方向。在《神經學檔案》中,由法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所發表的研究發現,某些基因突變會致使當事人的腦部無法像基因正常的人,有效清除毒素的傷害。

他們分析101位罹患巴金森氏症男性,以及234位未患病者,參與研究的對象都是高度暴露在殺蟲劑環境中的農民檢查顯示基因突變者罹患巴金森氏症和殺蟲劑之間的關聯性較高,尤其是帶有2個ABCB1基因的人,風險比基因正常者高3.5倍,因為這種基因和腦部清除有害化學物的功能有關。

另外,近年許多研究發現缺乏維生素D和許多癌症、動脈血管疾病有關,倫敦大學的研究分析34000名歐洲白人的基因,發現其中有3種基因變異,會影響膽固醇合成、維生素D代謝及運送。

因此,若有這些基因變異,維生素D不足的機率可能會增加1倍多,尤其是基因變異的非白人,由於皮膚黑色素會影響身體吸收紫外線,曬太陽的時間可能要更久一點才夠。

而要讓身體基因保持正常不突變,最好遠離菸品,據發表在《自然期刊》中,由羅氏藥廠和加州基因科技公司合作的研究發現,菸齡15年、平均每天吸25根菸的肺癌病患,體內發生超過5萬個基因突變,雖然這項研究對象只有1個人,但相信對其他癮君子也會造成影響。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