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真的路

最真的路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最近,在幫朋友找有需要代筆的人,然後上網查了相關的關鍵字想要了解了解。赫然發現,原來「代筆」已經被現代人說成所謂的「寫手」。

也許我總是很單純的覺得,有些人很想出書,想找到比較能寫的人,由他口述,就像採訪一樣記錄下來,然後再一一的修改,最後整理成書。

因為我有另一個朋友的書是別人代筆的,我的朋友快接近視障的程度了,如果都由他寫,要寫到什麼時候呢?但是他覺得他的生命故事是可以感動人,給這個社會一點正的能量,所以想到要出書。

這種單純的想為社會付出的這個出發點,真好。可能我接觸到的都是很單純的吧!

在現代人所謂的「代筆」、「寫手」的出現,被現代的一部分出版商為了錢、為了名,把書的文化都變成了一種怎樣的現象呢? 那就是代筆者連訪問都不用訪問,只要作者掛個名人、給個肖像權放上他的照片等,其它居然由代筆者自己想辦法編寫出來??? 於是書變成了一文不值,不值得看的情況被批評著。

市面上的書成為了很多的不真實,而那些書居然有很多都是暢銷書,有多少讀者把其編寫出來的內容奉為圭臬,可是有時連書的作者都不知他出書的內容是什麼,因為是被編寫出來的,其實看了真的很感慨。感慨連書的文化在前幾年出現了這種不真的假相。這種現象把很多用心寫書的人,都被擠到不知哪去了。

我現在再回頭來看,從大紀元時報一開始發行的時候,我就一直看到現在,也已經習慣了,外面怎麼樣,我也只是知道媒體的情況有比較大的差別,其它在文章或書籍的部分倒是沒想過那麼多。可是現在讓我再對照看看大紀元的文章,我才驚覺,原來我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而到現在,剛好我也已經開始投稿文章一段時間了。

我想投稿大紀元文章的筆者,可能都會像我一樣,要寫出一篇文章之前,都會先想想,這樣寫,對別人是否有正面能量的幫助?這樣寫是否有符合大紀元這個報紙的一股清流,是否配放在大紀元時報裡面?其實作者都該為自己寫的文章負責。

看著大紀元裡面的文章,有時除了感動之外,還會到落淚的程度。有人曾看完大紀元時報跟我說,好久沒有看到這麼用心寫的文章了,並不是指我的文章,他指的是大紀元裡面的所有文章。

這樣的對比,我很感謝,感謝自己一直有機會看著大紀元,看了那麼久,甚至還投稿了。以前覺得自己寫的東西,怎麼配放在大紀元,現在覺得可以了,可以放了。

之所以投稿,也只是想說常常看文章,總該回饋一些什麼所以也就參與寫一些文章。

每當我檢視完自己發表的文章之後,再去看看其他人寫的文章時,總是感到有在其中互相提升的感覺,每次都逛到不想出來,太好看了,常常感動在其中。感謝一股清流在這社會中成長茁壯,那些曾經對現代亂象失望的人,都希望你們再等等,都希望哪天你們有機會看看大紀元。每一篇,都打動人心最深處,每一篇都讓人在無形中提升正的能量。

當你習慣在大紀元之中一段時間後,如果不小心去看了其他地方的文章,然後再回來看看大紀元,也許你會察覺很大的不同。可能真的是要比較才知道,在某個地方看久了不太有感覺,可是去另一個地方再看一看,便會發現竟是如此的不同。

這是我從大紀元創立以來,一直以一個讀者的身份到現在的一小部分心得。

在感慨中也同時感謝,感謝大紀元每個人的努力,日久見人心,久了人家會看到他的努力的。其實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社會的各個層面中,有很多不正的,一直在繼續的敗壞下去,與此同時卻有著覺醒的人,不斷的堅持走最真的路, 不怕困難的堅定走下去。

因為只有最真的路,它才能重新帶動社會新的歸正潮流。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樊噲發問劉邦:「沛公是想有天下呢,還是只想當一個大富翁?」
  • 我同樣不在國內,所以收到他的明信片感到很親切,抬頭看看天上的月,我問我自己,我孤單嗎?也許是的,但是我知道在遠方的家鄉,有我的家,那是一個我出生的地方,一個充滿溫馨、充滿親情的地方。只要我有需要,他們一定都在。我孤單嗎?想到他們,我不孤單。
  • 天安門廣場,是一個怎樣的地方?這些年來,一直有人到那裏,做你不敢做的事情。舉起來一條自製的橫幅,呼喊一聲自己的聲音,這聲音是與黨和政府不同的。接下來的一幕幕,北京市民可以見證,我們也能想的出。
  • 我們不和其他國家的老人比,但就我們中國來說,尊敬長者應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美德。老有所養、有所安、有所樂應是衡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尺。那我們就看一看大陸與台灣兩岸的老人的生活有何不同。
  • 許多時候我們總以為對方應該知道、應該瞭解,卻不知道其實很多誤會都是因為「自以為」所引起的。如果心裡不舒服、不開心,希望對方怎麼做,就利用適當的時機說出來討論溝通,不要讓伴侶猜測你心裏的想法。意見不同不會傷害婚姻關係,關鍵在於學習處理意見衝突時的過程。
  • 無人喝采時的落寞,無人牽掛時的寂聊,你我是否也曾有過?當我們冷的時候,我們想到 的是火爐或者棉被或者很厚很厚的衣裳,我們是否想過,也許是親人也許是朋友也許只是陌生人,一個溫柔的眼神,一次簡單而真誠的注視,也可以用來取暖。 
  • 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全面金融改革法案上月底在眾議院獲得通過,但由於該案在參議院尚未得到足夠的支持,表決被延至七月中旬。所以,在美國民眾享受獨立日假期的烤肉和焰火之前,奧巴馬看來沒法簽署此一法案。
  • 唐駿學歷造假事件,所引發的網路熱議與官場文化的揭露令人驚嘆,「中國夢」必須「造假」鋪路?從什麼時候起,曾享有「禮儀之邦」的中國變成「笑誠不笑騙」的社會?誠實和傻瓜相連,成功和欺騙掛鉤?
  • 8月1日,臺灣作家龍應台應邀在北京大學紀念講堂發表演講,她說她真誠地擁有一個「中國夢”,這個夢希望中國的崛起不是來自於軍事力量或經濟富強,因為這樣的大國「很危險」;她希望,中國的「大國崛起」是根源于文明的崛起。龍應台指出,她看一座城市的文明尺度是,這座城市怎麼對待精神病患、對待民工、盲流;衡量一個國家文明的程度也有很清晰的尺度,就是國家怎麼對待弱勢群體、怎麼包容不同意見、怎麼對待「異議人士”,也包括多數怎麼對待少數,「當然也包括13億人怎麼對待2,300萬人。」最後她引用80年代《野火集》出版後,離開臺灣去歐洲前留下的一句話:「今天晚上站在這裡說話,深怕帶來什麼後果,但我有夢,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在任何地方講我們想說的話,我們的下一代有免于恐懼的自由”。
  • 我修煉法輪功后,總想按照真善忍來處理,下面是我經歷的一些故事。寫出來,讓大家知道法輪功對凈化人心的巨大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