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1世紀台灣自行車 引領全球風潮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秀麗台北綜合整理)台灣自行車材料從鋼管發展到鈦合金、鎂合金,甚至碳纖合金,研發、技術、產業供應鏈及產品競爭力已具引導全球之勢。並以服務為導向的品牌專賣店(IBD)市場,透過更多的服務,提升了產品的價值。

在國際上並塑造了每年3月的台灣「台北國際自行車展」為中高級自行車展,與德國EUROBIKE展、美國Interbike展,並列為世界三大自行車展,深獲國際市場的肯定,這些都是這幾年台灣自行車產業努力經營得來的成果。

自從巨大董事長劉金標推動台灣自行車島後,以國際自由車環台賽(始於1978年),2007年起,獲得國際自由車總會與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認可,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自行車資格賽中,亞洲區積分賽項目,進而廣受全球參賽隊伍的重視。

從品牌發展的角度來看,台灣廠商將來要賣的就不只是自行車本身,而是要進一步推廣騎乘自行車的樂趣。

早期台灣自有之自行車品牌只有美利達、捷安特和功學社等少數品牌,但現在市場也有了符合國際規格的零組件可創自有品牌。

維格工業致力於自行車零配件、腳踏車等產品及服務,在過去30年來,持續在市場上設計和製造一些最革命的自行車。所採用先進的生產設施,是最先進的設備和工藝行業無法比擬的。每個XPEDO踏板被設計採用了獨特專有的方法和最新技術,提供最佳的性能,擁有特定的客戶群。

目前台灣自行車如何做到真正MIT優質產品,來行銷全球的高值化市場。巨大總經理羅祥安舉了幾個全球高級產品製造及行銷的成功例子,表示高級品也可以量化生產,只要德國可以做高級跑車,台灣就有能力做高級自行車。

台灣自行車在德國的發展趨勢及在歐洲市場的影響

根據德國兩輪車製造業公會(ZIV)提供之資訊顯示,2008年德國全國現有自行車總數仍然維持在6,800萬台左右,然該年新車銷售量僅達432萬台,其中進口車約占292萬輛。以地區分計,來自亞洲地區之占有比率最高,達51%,歐盟27國則合占47%,其餘2%則為他國之合計比率。

依供應國分析,多年來,臺灣不斷榮膺德國進口自行車之最大供應國,此一情況仍未改變。臺灣持續研發「新材料、新功能、新用途」的高單價車種,生產輕量化、領導流行且具質感的產品,受到歐盟、美國和日本等先進國家民眾的喜愛,創造了產業發展的新契機。

據外貿易發展協會訊息,台灣保持自行車外銷王國的地位。去(2009)年臺灣整車的出口數量及出口金額雖遭全球不景氣的影響,下滑20.37%及9.95%,但平均單價 (ASP)卻逆勢成長,從257美元上升至290.54美元,成長幅度達13.09%,顯現臺灣自行車產業於高單價市場的利基相當穩固。

2010臺灣外貿協會與自行車輸出公會,協助台灣自行車業者參加德國歐州自行車展(Eurobike)設有”Taiwan Pavilion”及9月12日紐倫堡市傳統的自行車賽。並透過Taiwan Excellence-Excellent Lifestyles一系列的公關行銷活動,希望在德國提升消費者對台灣自行車國際品牌的認知度,並且傳遞台灣自行車品牌值得「信賴、創新及值得」三大關鍵訊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