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靜:大隱隱於市 學研研出塵

沉靜

人氣 27
標籤:

【大紀元8月9日訊】唐駿「學歷門」愈演愈烈,一份唐駿校友通訊錄在網上流傳,私企老總、國企高管、政府官員、藝界名人,甚至寺院住持,都是西太平洋大學的文憑購買者。

一石擊激起千層浪,打假掃向學術界,幾個知名學者涉嫌抄襲風波又起,沸沸揚揚,成了海內外知識份子的熱門話題。

有頭有臉的達官貴人、學者、教授、明星人心惶惶,忙著偷偷修改在互聯網上的簡歷資料。據Fesco(外企服務總公司)調查,66%的簡歷都有不同程度的造假,其中學歷造假占13%,48%是工作經歷造假。

中國最大的博士群在官場,官員們贏家通吃,高校將文憑化作媚權的禮物。習近平、薄熙來的博士文憑怎麼回事,誰不心知肚明?!被打假的都不是什麼大人物,顯露的只是冰山一角。

官、學、商相互勾結、沆瀣一氣。買賣文憑屢見不鮮,論文抄襲更是氾濫成災。當今中國的論文買賣年銷售額竟高達10億人民幣,且96%的交易論文存在部份或全部抄襲。

學術官本位,急功近利,一窩蜂地鍍金,趕場搶錢,個個都是官迷財迷,腐敗墮落,有幾個潛心治學的?知識份子的良心、風範、尊嚴何處尋?無怪乎諾獎與中國遠離!

拒領獎的數學隱士佩雷爾曼

「文憑門」、「抄襲門」事件在中國鬧得烏煙瘴氣之時,看到俄羅斯天才數學家格裡戈裡‧佩雷爾曼拒領百萬美金的千禧年數學大獎的消息,恰如一股蕩滌污濁的清流。


俄羅斯天才數學家格裡戈裡‧佩雷爾曼(網絡圖片)

100萬美元獎金由克萊數學研究所提供,獎勵佩雷爾曼破解了數學界百年難題——龐加萊猜想。這已經不是佩雷爾曼首次拒絕領獎。2006年8月,他拒絕領取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茨獎」。

佩雷爾曼在聖彼得堡的公寓對門外採訪的記者說:「我應有盡有。」

事實上,佩雷爾曼生活清寒簡樸,早已辭職在家,與母親生活在一起,依靠過去在美國發表論文的報酬和母親微薄的退休金度日。此外,佩雷爾曼多次拒絕一些世界知名院校的「誘人條件」,並且一直躲避媒體。

他說:「對於金錢和名譽,我毫無興趣。我不願意象動物園內的動物一樣被展覽。我不是數學領域的一個英雄,我沒那麼成功,因此我不想讓每個人盯著我看。」

他不發電子郵件,電話線也切斷,除了每月到城裡看歌劇外,幾乎與世隔絕。鄰居說,他從不挑起是非,也從不領女人回家,比水還要安靜,比草還不起眼。

這位驚世駭俗的天才,一臉絡腮鬍子,濃眉深眼,宛若森林隱士。眾人殫思竭慮的功名利祿,夢寐以求的眾星捧月似的盛大典禮,他都不要,完全拒絕這種生命狀態,護佑著內在的專註明澈,像入定的高僧,不願被打擾。

瞭解他的朋友說,這很符合佩雷爾曼的性格本質和純潔心靈。對他而言,平靜的生活和數學的成就才是生活的樂趣。

「大隱隱於市,學研研出塵。」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對莘莘學子的寄語,在佩雷爾曼身上有著極佳的體現。

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

在我近年來見過的作家中,台灣的廖鴻基先生是一個異數。毫無彫琢的匠氣,特別純樸,非常平和。這位高中文憑、投入討海生涯二十餘年的人,寫出了令許多雙料博士汗顏的作品。


台灣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攝影:沉靜/大紀元)

《討海人》、《鯨生鯨世》、《飛魚百合》……以他的誠摯樸實直接傳遞著來自海洋、山野的生命能量,傾訴靈魂的禪悟。「離開父母的哺育之後,天地接手養育了我們。」「海洋,人世以外的世界。一葉孤舟,人與自然的關係十分原始而直接……變得更加謙卑。」「人忙著設計看起來需要,其實並不需要的複雜。」他表示,置身於天地自然之間,頓覺紅塵稀薄,遺世獨立。還爭什麼呢?

身為從事鯨豚生態調查的專家,他認為回饋環境是盡本份,不應張揚,也不應為的是成就自己。

獨立製片人胡傑

作為社會的良心,知識份子、藝術家應保持著永不屬於任何體制的獨立精神。因為難,也因為人性的弱點,百年來,一路披荊斬棘,從政治的、商業的羅網中突圍而出的,寥寥無幾。事實上,被體制操控利用、誘惑收買、不斷碰壁後被招安馴化的人,太多了。

但鳥翼上繫上黃金,就不會飛了。被權勢重用、功名顯赫的張藝謀拍出的是浮華墮落的《黃金甲》;而辭去新華社公職、成為獨立製片人的胡傑,用了5年時間,耗資十萬,輾轉幾萬里,採訪了近百人,拍攝的記錄片《尋找林昭的靈魂》,撼人心魄,發人深省。之後,他又拍了文革時第一個被紅衛兵打死的女校長卞仲耘的記錄片《我雖死去》,用鏡頭記史、以影像思想,為那個瘋狂年代的滔天罪行留下見證。雖然這兩部片子在中國被禁,但僅靠心口相傳,無數民眾私下觀看了這一幕幕被當權者磨滅的真實歷史。


獨立製片人胡傑(網絡圖片)

獨立於體制之外,走自己的路。傾注大量的心血,孤軍奮戰,承受沒有票房、沒有獎賞的孤獨。他拍攝平民百姓的辛酸,礦工、媒婆、被拐賣的婦女、背井離鄉在海邊掙扎生存的人……把關愛融在作品中。胡傑說:「生命很有限,我想把更多的時間去投入拍更重要的東西。」

世風日下,是隨波逐流,還是見賢思齊,這是每個人的選擇。

沉下去,在生活的鹽水中浸泡,積累沉澱;拔出來,超然逸出,靜心專注,在更高的境界中創作。這是我要走的路。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微軟中國前總裁曝「學歷門」近百名人改簡歷
學歷造假氾濫 慎重選擇留學
王赫:真誠為傳 真實為史
冀書:黑社會大哥在監獄棄惡從善的故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