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農資金腐敗大檢查 未出結果已觸目驚心

標籤:

【大紀元9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高紫檀綜合報導)近日,在中共財政部長謝旭任組長的支農資金使用檢查行動中,專項清查組得到的初步結果令人震驚,支農資金腐敗涉及方方面面。據悉,專項清查組在10月底會形成一個報告。

據經濟觀察報報導,一位財政部官員透露:「一些財政困難的縣鄉地方支農配套資金方面的問題就比較突出。」一位發改委官員表示,主要的問題是「種糧補貼被層層截留」、「虛報騙取中央資金」等。

2009年審計報告結果驚人引起大檢查

據稱,去年下半年,審計署的一份年度審計報告引起了這場大檢查。

報告指出,由於缺乏足夠的監督,一些地方對支農資金的使用不僅使用效益不高,有的甚至完全走樣,比如種糧補貼被層層截留、虛報騙取中央資金、一些農產品養殖基地半途而廢等等。

知情人士稱,該支農的錢款沒有到位,該配套的資金沒有著落,甚至於有的支農資金淪為地方的政府部門的「唐僧肉」。各種各樣的擠占挪用支農資金真可謂五花八門,有的被拿去建了辦公和住宅樓,有的則購買了豪華汽車,有的甚至用來發放部門補貼。

歷史部份清查結果

2009年5月,審計署公佈河南、甘肅、山西等10個省(區、市)2006年至2007年違規使用支農資金26.93億元,其中5,837.4萬元用於建房買車。

2009年,雲南省20個縣(市、區)違規和管理不規範資金3.8億元,其中違規金額1.38億元。其中,魯甸縣林業局、硯山縣農業局等6個縣(區)截留、挪用支農專項資金1,254萬元,用於購買汽車、會議費、接待費等支出;滄源縣扶貧辦擠占扶貧項目資金87.66萬元,用於支付綜合樓裝修費、項目管理超支費、利息等;元江縣林業局用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列支房改辦建房公積金貸款;另外有5個縣市區虛造名冊虛開發票套取189.93萬;還有4個縣市違規出借資金。

2008年10月發現,自1998年4月至2007年12月,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政府將國家及省級財政撥付的1.28億元支農專項資金,套取、挪用於機關經費和平衡財政預算6,071萬元、發放工資2,050萬元、城市道路等項目建設3,480萬元、修建縣政府及水務局辦公樓、政務大廳和購車533萬元。

2007年調查發現,2006年黑龍江、吉林、河北、山西等16個省(自治區)有關部門和項目單位共擠占挪用中央支農專項資金6億多元。其中被抽審的50個縣2006年共擠占挪用中央支農專項資金1.25億元,用於平衡預算、彌補行政經費不足和發放補貼等。

2007年還發現有8個省(自治區)的10個縣(市)存在截留、剋扣農民補助,亂收費等損害農民利益的現象。

2004年對50個縣的2001至2002年財政支農資金的調查,發現擠占挪用財政支農資金共計4.95億元,主要用於平衡財政預算、彌補經費、出借、經營、建房、買車等。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專家:「灰色收入」是中國社會不穩定因素
王俊義:中國官場流行「跑」
國務院三峽辦曝千萬元集體貪污大案
土地款被印成代金券 農民換真錢要滿66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