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失業意外增加 智庫吁推出刺激措施

標籤:

【大紀元9月24日訊】(美國之音2010年 9月 23日報導)上星期美國申領失業救濟的人數意外高升,凸顯美國就業市場復甦艱難。華府一經濟研究機構認為,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是企業因對經濟前景不確定而不肯增加僱員,因此主張政府應該提供新的刺激,緩解失業問題。

美國勞工部9月23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在截止9月18日的一個星期裡,首次申領失業救濟的人數竄升1.2萬,使總數達到46.5萬。之前一週,這個數字曾降到兩個月的最低點。

從最新的數據看,申請失業救濟的總人數在下降,但是申請延長領取救濟的人數則在上升。

儘管這個數字超出此前經濟學家的普遍預期,但是財經資訊公司彭博社的高級經濟學家約瑟夫.布魯蘇埃拉斯(Joseph Brusuelas)認為,上週數據並沒有脫離總體趨勢。

布魯蘇埃拉斯說,通過對今年數據的分析可以看出,就業市場處於停滯狀態。他說:“看看2010年前6個月的四周移動平均值,每月平均數字為46.3萬。這方面的影響在於,美國的工作市場在相當大程度上仍處於停滯狀態。”

四周平均移動值比單周數字較少波動。這個數字在上週從46.65萬降到了46.325萬,是連續第四個星期下降。

布魯蘇埃拉斯說,如果這個數字低於48萬,就意味著私人部門每個月應該能夠增加7.5萬到10萬個工作機會,這當然比收縮要好。但是他說,現在真正需要的是每月增長10萬到15萬個就業機會,這樣才能滿足希望找到工作的人的需求,也才能夠把危機中失去的780萬個就業機會慢慢補回來。

經濟學家們認為,新增申領失業救濟的人數需要降到40萬以下,美國經濟才能夠可持續地增加僱用人數。

美國經濟復甦乏力,表現在就業市場上便是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勞工部本月早些時候發佈的數字顯示,8月份美國私人僱主增加了6.7萬個工作機會,同期就業總數則減少了5.4萬。當月美國失業率升到9.6%。彭博社對經濟學家所作的調查顯示,今年內失業率將停留在這個水平。

奧巴馬政府這個月推出了一個總額1千8百億美元的商業減稅和基礎設施投入計劃,希望這些刺激措施能夠促進就業機會的增加。不過,近期民意調查顯示,奧巴馬總統的支持率在下降。同時,他所屬的民主黨也因為經濟增長緩慢和就業市場的疲態,在11月的國會中期選舉前面臨民意挑戰。

經濟衰退無疑是美國接近兩位數失業率的直接原因。但是,近期在一些經濟學家和經濟記者中開始形成一個結構性失業(structural unemployment)的理論。他們認為工人失業的原因在於他們沒有掌握現有工作要求的技能,或者說他們沒有住在有適合他們的工作的地區。

不過經濟智囊機構經濟政策研究所的經濟學家勞倫斯.米捨爾(Lawrence Mishel)和海蒂.席爾霍爾茨(Heidi Shierholz)在剛剛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批評了這種觀點。他們通過對現有僱主僱用指標進行分析,發現這樣的論調背後缺乏證據。

該報告作者之一席爾霍爾茨說:“這個研究的重要發現在於,我們沒有發現多少證據支持這個觀點,也就是說美國當前的失業問題是結構性的。這是需求方面的問題。所以,絕大多數的證據顯示,造成目前失業率居高難下的原因是根本沒有工作。”

她說,幾乎每個部門都存在缺乏工作機會的情況;所有工種都存在高失業率和失業時間過長的現象。她說,當前的失業問題應當是“週期性”(cyclical)的;因為我們陷入了深度衰退,之所以缺乏工作機會,原因在於僱主不願僱人。

經濟政策研究所的經濟學家席爾霍爾茨說,辨識當失業性質的重要性在於,決策者會依據不同的原因對症下藥,而針對結構性失業的政策措施和週期性失業的應對方法是大相逕庭的。

她說,人們通常認為沒有甚麼辦法應付結構性失業,而美聯儲看起來對這個觀點頗為欣賞;因此,如果聯儲官員的確這樣想,那麼他們就可能在決策時認為就業問題無從解決。

相反,席爾霍爾茨認為政府當時推出的復甦法案才是解決就業問題的真正舉措。但是,她認為那個法案規模還是太小,無法扭轉這艘偏向的大船。(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蠶食美國》製片人加州演講(上): 共產主義者是什麼?
國會第16選區爆冷門 溫和派民主黨拉蒂默贏進步派鮑曼
第40選區州議會初選 金兌錫宣布勝選
韓裔白正熩贏州議會第25選區共和黨初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