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市民支持政府資助置業

標籤:

【大紀元09月29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政府就資助市民置業諮詢期在本月中結束。政府指,有較多市民贊成復建居屋及降低私人樓宇的樓價,同時有大部份市民支持政府資助置業,置業貸款計劃則較多人反對。政府表示,不能興建傳統居屋,但會考慮限價樓及限資格的資助房屋政策。

政府下個月公佈的施政報告中,會落實如何資助市民置業,亦會重新訂定未來資助置業申請人的條件,包括入息及資產限制。政府在5月至9月收集到1千個書面意見及5千多個網上意見。結果發現,較多市民支持政府要協助市民自置居所,反對聲音少過一半,但就非常強烈聲音,部份人經歷過負資產,擔心政府令市民「上錯車」。

資助對象方面,較多市民支持要資助入息超過申請公屋資格、但又不夠錢買樓的夾心階層。而資助方式方面,較多人支持復建居屋、活化居屋二手市場及先租後買等。但置業貸款的爭議大,有較多人反對。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昨日在傳媒簡報會表示,總結早前收集的公眾意見,認為大部份市民支持政府要資助置業。但她表示,政府現時研究的方案,傾向不會用以往一模一樣的資助置業形式。

考慮助夾心階層上樓

鄭汝樺表示,雖然較多人贊成復建居屋,但如果要夾心階層受惠,就不能興建傳統居屋,新計劃的資產限制以至樓宇質素都會和舊居屋有差別,但目前未有定案,當局會在施政報告作出交代。

作出修訂,即是明確固定一批受助目標。同時,政府傾向不再用居屋抽籤形式,認為有欠公平,會考慮按優次和條件,讓合資格的人士輪候接受資助。

鄭汝樺重申,在諮詢中聽到市民的反對聲音,這些民意不可抹殺,要小心平衡。例如有意見指,經過97樓市下跌和負資產教訓,政府需考慮應否鼓吹市民買樓,還有利率上升後,這批受資助人士是否仍有供樓能力等。

有學者贊成復建居屋,並透過資助房屋調節樓市,但認為當局汲取教訓,在制訂房屋政策上避免反覆。亦有學者對政府打算以輪候方式分配資助有保留,擔心輪候人數過多,政府又未大規模復建居屋計劃時,供求會出現太大落差,對政府構成壓力。有立法會議員就預料,政府如有決心,新一批居屋單位最快可於3至5年後推出。◇

相關新聞
李嘉誠:置業需量力
九招十二式 規管一手樓銷售
香港房委3招助居屋白表申請者
港房委會小組通過增白表比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