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殖民有去無回 美400人自願報名

人氣 93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1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涂佐岸編譯報導)自從美國《宇宙學期刊》(the Journal of Cosmology)登載,人類最快20年後,可由私人基金贊助,展開火星單程之旅,消息一出,近日即有超過400名讀者,自願成為火星的殖民者。

但飛往火星之旅需要10個月,而且一去不回,像是從地球上被放逐,這在人類歷史前所未有。那麼為什麼有人會自願呢?

福克斯新聞網站﹙FoxNews.com﹚近期報導,格里夫斯是三個孩子的爹,經營摩托車快遞並兼做維修電腦和發動機工作,他說:「我自幼渴望探索宇宙和了解什麼是火箭。」

他還說:「我能想像火星上的生活是令人吃驚、恐懼、孤獨、擁擠和忙碌。與地球不同是我不能坐在溪旁,或贊嘆大自然的奇蹟,或擁抱一個朋友,或深深吸入空氣中馨香的氣息,但我將擁有與6、70億人大不相同的經驗,這會彌補我留下的東西。」

太空旅行的心理反應

其他志願者包括一名69歲的電腦程式員,一名德克薩斯的大學生在和一名45歲的護士。克拉諾錫安聯合衛理公會(the Clarno Zion United Methodist Church)的葛瑞傑生牧師也表示願意前往外星球,永久的。

葛瑞傑生告訴FoxNews.com:「隨著人類不斷的拓展,探討人類在宇宙中生活的機會,那才有意義。」「另外,我感到船員將有心靈上的問題。早期地球的探險家總是帶著神職人員。」

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心理學家警告,還有比心靈更重要的問題。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即研究太空人心理學,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心理學教授哈里森說:「這將是一個很長時間的孤立和幽禁。」

他警告說,火星上的生活不會如想像中那麼浪漫。他說:「經過熱鬧的升空,並首次登陸火星,隨即將很難避免沮喪。畢竟,這是打破自己與家人、朋友和一切熟悉事物的連結。」

他認為:「每一天都將很像在休息。環境新鮮感一旦消失,很可能是致命的無聊。儘管是準備充分,設備齊全,一定還有意料之外的問題。一個接一個,船員會老、病、死。」

此外,所有與地球的通信也將一律延遲約 45分鐘。然而這些自願者,表示他們知道會有心理問題,但他們相信能夠處理好。格里夫斯說:「我經常花大量時間一個人獨處和思考,我非常希望在火星上能這樣做,直到生命的終點。”」

他們夠格嗎?

有人自願那當然好,但格里夫斯或葛瑞傑生夠格嗎? NASA發言人哈茨菲爾德參考太空人申請指南,在該署的網站張貼他的看法。他說,目前,在科學、工程或數學方面的人員都要求大學畢業,其次還要多年的專業經驗,這可能令多數人都不夠格了。

然而,問題是這不是NASA贊助的任務。他說:「這群人表現出較高的興趣,並為任務帶來不同背景和經驗。此外,將來有心靈的問題須要解決時,有牧師同行對任務會有幫助,這我一點也不奇怪。」

目前,NASA的太空人至少必須經過4到5年的培訓,才能執行長時間的任務。 培訓包括激烈的體能測驗。NASA指南寫道:「太空人候選人必須先完成水上求生訓練,然後再開始初級飛行教練,然後再完成潛水員資格,為太空漫步作好準備。」

哈里森表示,他確信可以找到很好的殖民者,但政治和監管的障礙將是一個艱難的問題。他說:「將來一定會有龐大的民眾和來自政治上的反對派,反對只能以死亡為任務的終點…就算有人願意這樣的工作,問題是,民眾會讓他們做嗎?我想要推銷這個任務,就必須太空人至少有一些機會可以回來。」

回家的旅程

哈里森的意見掀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為什麼任務必須是單向的? 為什麼不能有一些勇者回來?

華盛頓州立大學教授舒爾茨-馬庫卻(Dirk Schulze-Makuch),向雜誌投稿說:「我們選擇單向的任務,因為這將大大的降低成本。」他的計劃包括將必需的物資送上火星,但沒有回程載具。

他還說:「太空人將定期從地球上得到基本的補給,但在其他方面預計將越來越趨向於從火星採集和利用現有資源。前哨部隊最終將達到自給自足,然後成為一個擴大殖民計劃的樞紐。」

有鑑於任務的困難,該雜誌的編輯拉娜.道(Lana Tao)說,她很驚訝反應之熱烈,她說:「我看這些自願者的電子郵件感到一片驚喜。起初,我們以為電子郵件是一個笑話,自願者並不嚴肅對待。後來,我們收到越來越多,有他們理由和資料,我們才意識到他們是認真的。」

羅斯托夫,69歲的電腦程式員,他是認真的。他說他的資格:「我善於獨處,我使用工具得心應手,善於維修,我自己組裝太陽能,建三間房屋(用我自己的手),心智正常且穩定。」他寫道:「我準備去火星。幫我報名吧。」

相關新聞
NASA地外生命新證據:火星發現硫酸鹽和甲烷
【科學之謎】火星生命
美宇航局 首張從火星軌道看地球月亮照
「火星五百」啟動 閉關太空艙520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