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主權基金覬覦曼哈頓不動產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1月06日訊】 (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去年,中共主權基金、掌管3,000億美元資產的中國投資公司(CIC)協助全球第二大私募基金凱雷集團(Carlyle Group) 共同持有的曼哈頓辦公大樓的借新債還舊債(refinance,或再融資),覬覦美國商用不動產的企圖相當明顯。

據《彭博社》4日報導,去年6月,CIC與紐約的地區房地產金融公司(AREFC)合資買進拉夫勞倫公司(Polo Ralph Lauren)總部、麥迪遜大道650號27層大樓的不記名特別股。CIC同時也持有中國工商銀行35%的股權,該銀行也是去年6月提供凱雷集團第一順位抵押債券的兩大金主之一。

紐約旭庭律師事務所(Schulte Roth & Zabel LLP)主席勒諾貝爾(Jeffrey Lenobel)說:「CIC非常熱衷於投資美國不動產。」

據紐約KBW證券公司近期統計,去年9月30日,美國商用不動產抵押債務總計3.2萬億(兆)美元,其中的1萬億美元必須借新還舊。紐約房產調研公司Real Capital Analytics也統計, 15個國家的外資來美國併購商用不動產的總金額由2009年的38億美元,增長到2010年的67億美元。

該統計還顯示,中國買進美國商用不動產的金額,也由2009年的1,800萬美元,增長至2010年的1.27億美元,其中包括北京房地產網站搜房控股(SouFun Holdings Ltd.)以4,600萬美元接手保險巨擘AIG公司在曼哈頓下城的大樓,但不包括透過地產基金買進的金額。

紐約地產研調公司Real Capital Analytics的資深市場分析師泰平(Ben Carlos Thypin)說:「他們很多時候透過不同的管道進行投資」,「基金投資市場相當不透明。」

據報導,CIC在去年11月透過相關的基金經理人取得了全美第二大購物中心營運商通用成長公司(General Growth Properties)的7.6%股權。此外,CIC的子公司也持有北京的中國銀行控股權,該銀行11月借出8,000萬美元讓曼哈頓公園大道的辦公大樓得以借新還舊。

萊坊騎士(Knight Frank) 研究公司駐北京主管林保羅(Paul Lin,音譯)說:「CIC一直想要介入海外的不動產市場,而且他們正找尋各大城市的投資機會。」

泰平指出,麥迪遜大道的房產是CIC首次公開投資北美的辦公大樓。這個建物擁有60萬平方呎的面積,地點靠近市中心廣場地區的通用汽車大樓,那裏是曼哈頓最昂貴的辦公區,據全球最大的地產服務公司世邦魏理仕集團估計,去年9月30日的租金是每平方呎75.87美元。業界都說那是機構投資者夢幻的投資標的。

2008年,凱雷集團與紐約的阿什肯納齊收購公司(AAC)合資6.8億美元買進該大樓,初期抵押貸款3.25億美元,並向美聯銀行(Wachovia,後被富國銀行併購)、SP地產公司、NREC地產公司等金主融通次順位債或夾層債(mezzanine debt)2.25億美元。

去年6月,他們向富國銀行與中國工商銀行舉借新債3.55億美元,並進行股權更動。11月22日,AREA向美國證管會(SEC)提交私募申報,載明已成立一個投資工具,其中的主管包括CIC主席高西慶。

AREA公司的衛爾道爾(Wildauer)表示,REIT持有這家公司的特別股,而CIC則合資購買了麥迪遜650號。

據報導,中共於2007年9月從外匯準備提撥資金成立主權基金CIC,財政部加上CIC子公司匯金投資公司合計持有中國工商銀行70%以上的股權。因此,如果該建物的業主違約,CIC與中國工商銀行的友好關係便如虎添翼。

一般來說,房貸戶違約時,房子遭到法拍要透過法院的程序。但次順位債務與特別股股東取得業主的產權卻不需這個法律程序。

報導說,CIC最早投資美國在2007年,它買下了私募基金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 LP)與摩根史坦利的股權。去年6月《華爾街日報》也報導,中共主權基金伺機透過美國的基金經理人間接投資美國不動產。

相關新聞
美國警告中國以主權基金延緩匯率改革
中國主權基金收購英國石油1%股權
台證交所:防中國主權基金介入
中國主權基金  轉戰澳、越房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