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中美創業環境5大差異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10月30日報導】(中央社台北30日電)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表示,中國大陸和美國的創業環境存在教育、父母約束等5大差異。

據新浪遊戲網報導,李開復近日接受一個美國網站的採訪時,就中美創業環境作此分析。

李開復表示,儘管中美的行動網路、遊戲、電子商務、雲端計算產業都在迅速發展,但大陸的創業公司面臨的困難不同於美國的創業公司。

李開復提及大陸科技創業公司和風險投資文化與美國的差異,其中最重要的是:大陸的創業公司和年輕的企業家很難獲得早期融資。同時,雙方還有教育差距、父母約束、對失敗的寬容、營銷模式的不同,具體國情的區別等差異。

李開復曾任谷歌(Google)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加盟谷歌前擔任微軟全球副總裁,還曾在蘋果負責研發工作。去年9月,李開復從谷歌中國離職,並創辦了創新工場。

李開復指出,大陸的教育體制並非針對創業而建立,大學畢業生擁有出色的技能,但缺乏營銷和領導方面的整體素質,還需培訓。

同時,大陸的老一輩人仍然非常保守,年輕創業者的父母也不例外,他們對創業持懷疑態度。

此外,中國大陸不能接受失敗。李開復說,在美國矽谷的創業公司中,失敗是常有的事。很多成功的企業家表示,失敗能夠為他們提供最寶貴的經歷,一些風險投資機構也認為,在向目標企業注資之前,必須看到該團隊有幾次失敗的經歷。

反觀中國大陸,情況並非如此,「人們不理解風險與失敗」。李開復指出,在大陸,創業失敗就意味退出創業領域,而非再來一次。這種文化限制了創業青年不斷豐富經歷,同時也遏制了創新。

李開復提及的中美創業環境差異還包括,中美具體國情不同。他說:「中國人不喜歡付費購買軟體,免費模式將會取得更大的成功。」

至於人們願意為哪些應用和服務付費,李開復表示,中國大陸的用戶傾向於遊戲、音樂、照片和即時通信軟體,而不願為搜尋、YouTube和內容瀏覽付費,這與美國用戶截然相反。開發人員應當根據這些特點調整自己的目標。

而「Y-Combinator在中國很難開展營銷活動,很難找到創業公司和適當的人選提供資助,即便面試數百人,很可能也只能挑出兩個人。」他認為,Y-Combinator只有轉換模式才能在中國大陸奏效,也就是必須以人員培訓開始,然後傳播這種理念。

Y-Combinator指的是美國的創業孵化公司。

相關新聞
李開復跳槽GOOGLE案微軟再度獲勝
Google與微軟就李開復跳槽達成和解
李開復:東方教育欠缺啟發性
李開復表示不會離開Google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