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指劉醇逸隱瞞大量中間人募款

人氣 1

【大紀元2011年11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曉宇編譯報導)紐約市主計長劉醇逸的2013年市長競選募款正受到聯邦當局的嚴審,然而記錄表明,他在2009年為競選目前的主計長職位而進行的募款活動也出現嚴重漏洞。在他募集的390萬捐款中,劉的報告說只有極少的一部分是由外人徵集的。媒體指劉醇逸隱瞞了大量的中間人募款。

《紐約郵報》26日報導﹐劉醇逸的所謂中間人最近被公眾和媒體聚焦,因為他的一名主要募款人潘心武最近被聯邦調查員起訴。潘心武被控為一個聯邦調查局的臥底利用空頭捐款人的方式向劉醇逸捐款16,000美元,這個金額是紐約市法律所允許金額上限每人4,950美元的三倍以上。為了繞開法律規定的這一捐款限制,潘心武將這些錢分成20份,分給20個其他的人,然后再讓這20個人用自己的信用卡或支票捐贈給劉醇逸。這樣一來,每一筆捐款就小于個人捐款4,950元的限制。而且這些假捐款也有資格獲得紐約市的競選相對基金,即每貢獻1美元可以獲得6美元的公共資金,每位捐款者可為競選人帶來競選相對基金最高達1050美元。

競選財務委員會在一項事後的審查中發現,劉宣稱,在他的5,443名捐款人中,只有80人是通過6位中間人捐資的。剩下的5,363人據稱是聽完候選人演講或者是看到他在電視上露面之後,自己寫支票捐款。

一位參與過多次募款活動的民主黨人士說:「這讓人無法相信,我認為這不可能。」

這位消息人士表示,由於競選財務規則嚴格限制個人捐款,要募集到象劉已經募集到的那樣巨額的資金,通常需要中間人籌集相當大額的捐款。

對於劉醇逸競選被指隱瞞中間人募款,劉醇逸的發言人拒絕置評。

幾年前,競選活動法律收緊,要求任何幫助籌款的人均列入中間人清單。

2008年競選財務委員會聲明說:「對這類人的披露有助於避免一種認識……以為這些個人或團體對紐約民選官員有更大的影響或更容易接觸到民選官員。」

中間人必須證明他們沒有給任何捐款人報銷捐款,否則按重罪處罰。

劉醇逸在2001、2003、2005年競選紐約市議員和2009年競選主計長的活動中,劉募集了440萬美元,但他報告說總共只有3萬262美元,是由中間人募集的。

從那以後,劉在外界普遍認為他在為競選市長做準備的活動中又有150萬美元進賬。7月後,他一直拒絕公佈他的中間人名單。有消息人士透露,劉醇逸的中間人清單正在製作中。

紐約的城市競選財務法律有一個漏洞,就是對於中間人的報告,沒有截止日期的限制,也不予任何處罰。不過﹐針對劉醇逸的案例﹐紐約市競選財務委員會已要求劉在明年1月份之前交出名單。

另外,兩名前紐約市議員凱茨(Melinda Katz)和亞斯基(David Yassky)報告的中間人募款數據至少是劉醇逸的10倍。亞斯基共籌集資金290萬美元,其中28萬3,775美元來自中間人。凱茨募集到260萬美元,其中34萬2,495美元是由中間人募集的。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FBI逮捕劉醇逸募款人—親共僑領潘心武
方林達:劉醇逸自毀前途的警示
劉醇逸募款醜聞發酵 主流媒體熱議
劉醇逸改口否認參選市長 紐時質疑公信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