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近年出現房主放棄自住房 轉為租房客

人氣 3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11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逸柔悉尼編譯報導)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研究中心(RMIT Research Centre),澳大利亞住房和城鄉研究所研究中心(Australian Housing and Urban Research Institute)教授伍德(Gavin Wood)表示,一個高得驚人的數字顯示,澳洲許多自住房房主將他們的房產賣掉,然後又重新進入到租房的階層,此後並沒有重新購買房屋的打算。

據澳洲房地產觀察網消息,該研究揭示,2001年至2009年期間有五分之一的房主出售房產回到租房隊伍,這個比例是英國的兩倍。

伍德教授利用有關澳洲的家庭,收入及勞工動態(Household, Income and Labour Dynamics in Australia)調查的數據,深入追蹤從 2001年起9年中成千上萬澳洲人的居住史。他發現,在這段時間裏,有165萬人賣掉自住房之後又回到租房隊伍。50歲以下自住房房主,維持「保存房產」的機率為77%。

伍德教授表示,這些數據表明,現在擁有自住房的澳洲居民在擁有房產或失去房產的邊緣搖擺不定,這部份人的比例比過去更高。

他認為,以前多數澳洲人擁有房產的情況都基本相似——離開父母後,先租房,後買房,退休後收入較低,住房消費成本也低,但在目前21世紀就不是那麼一會事了。買房了生活就定下來了的生活方式不再是必然的了。

他說,目前還不清楚,為甚麼會有這麼多人賣掉自住房,但可理解的是,財政壓力和高房價起了一定的因素。

有人指出,賣掉自住房的人中有一半以上過後又回到房產市場,而其餘的則依賴於政府的租金援助或公共房屋。

該報告顯示,賣掉自住房的前房主,如果沒有迅速返回樓市,與長期的租房客相比,他們更可能去住政府公房或靠政府的租金津貼去租房。

伍德教授認為,這些人多數是因不利的生活環境賣掉自已的自住房。

該報告指出,與英國相比,澳洲擁有一個健康的私人租賃市場,使人們能夠更自由的在自住房與租賃間遊走,而不是死守在拮据的家園。

伍德教授對悉尼晨鋒報記者霍林(Adele Horin)說,在澳租房相對緩和,也可能是造成較低的抵押貸款違約率的因素之一。「多數人在還貸出現危機前就提前房產賣掉了」。

作為降低房價步驟,他建議用廣義的土地稅來取代房產印花稅,建立基於收入測試的房屋津貼來補貼那些在財務上有問題的房主及租客,以及取消對首次購房者的補貼。

相關新聞
澳洲國民銀行欲訴諸法律驅逐租戶
布里斯本成為全澳房產最便宜的省府城市
悉尼內環房價普遍下跌而西北區趨上升
多倫多商業與住宅地產稅比值下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