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劍鋒:一個不想著人民的政府,才是問題所在!

酈劍鋒

人氣 20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12月01日訊】目前的中國,給人感覺好像總是一副亂象,問題堆積成山,各種事故連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1月16日發生的甘肅慶陽正寧幼兒園校車被撞事件,一不小心又讓校車安全成了當今的焦點問題了。19名孩子像風一樣消失,另有44名幼兒受傷住院。人們慨歎生命在中國是如此的脆弱的同時,總是有所不解,有所疑惑,有問題要問:
「為甚麼核定載客9人的麵包車,竟然一下子拉了64人?」

的確,孩子們要坐車,因為他們還太小太小,只是一群幼兒園的孩子,可這跟「坐」說甚麼也沾不上邊兒呀。整整64人在一個小麵包車裡待著,這哪是「坐車」,分明是「裝」?「擠」?「塞」?「摞」?!總而言之,實在是找不出一個恰當的漢語詞彙來形容,也想像不出來當時「裝車」(實在抱歉用了這樣的詞)的場景。怎一個淒慘了得!

可以推測,「坐」在這種車裡的一定不會有我們的公僕家的子女,他們早已車接車送,甚至遠走高飛,享受外邦的教育和生活。只有我們這些社會的「主人」,才配得上上面如此不堪的身份。

「我們的」國家好像並不窮,「大國和平崛起」了多年,「好日子」大約也過了幾十年,國內30多年經濟增長,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挺風光;國外3.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雄踞榜首,世界各大洲到處是投資的身影,對世界經濟危機的「巨大貢獻」就是到處簽單救市……

一方面,錢太多,多到需要「突擊花錢」;另一方面,國內的孩子們卻坐不上車,沒有車,僅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窺見中國校車之困境。

這不,校車慘案的出現,我們的公僕們又會「高度重視」了!不難想像出,針對校車安全問題,各地政府肯定又是開會研究,又是協調,又是制定方針政策,這些都會在極短時間內被迅速完成。

11月27日,借第五次全國婦女兒童工作會議召開之機,溫家寶在講話中,首度回應了目前人們關注的校車安全問題,並授意國務院法制辦要在一個月之內,制訂出《校車安全條例》,以期把校車安全真正納入法制軌道,並從根本上解決。

如果政府的亡羊補牢之舉真能一下解決問題,我們都會舉雙手贊成。問題在於:

(1)校車安全是否僅僅是一個法律和法制的問題?

(2)一向以走過場搞形式主義出名,並且慣於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各地政府又會「重視」到甚麼程度?政令能出國務院否?

(3)校車安全涉及全社會以及政府多個職能部門,如何協調起來齊抓共管?財政經費怎樣才能保證,特別是制度上的保障?

(4)假使真正有了資金,是否就能使包括幼兒、學生在內的億萬祖國花朵的安全一勞永逸?

這些簡單的疑問,在如今的中國都不是杞人憂天。

中國的問題,很多其實並不僅僅是一個法律法制的問題,因為現階段的法律不謂不多,套用一句官方的流行語,已經「是夠豐富夠完善夠完備」,所謂「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確立」。《憲法》明文規定了國民(主人)的種種權利,《信訪條例》允許上訪,《新拆遷條例》不讓違法拆遷,《刑法》不許刑訊逼供,所謂的黨紀國法嚴禁貪污腐敗……時至今日,請問哪一條實行過?相反地,中國社會的現實諷刺就在於,法律規定與禁止甚麼,中共及其政府就會反其道而行之。

法律規定人有信仰自由,你若要有信仰就是迷信邪教;法律允許上訪,你去上訪就會犯罪,就得堵訪截訪,甚至到京城旅遊也會「被上訪」;法律嚴禁強拆,提倡廉潔,它就說「沒有強拆就沒有新中國」,它就腐敗得更歡;法律說艱苦奮鬥勤儉建國,它就大把大把地突擊花錢數萬億……

顯然,把希望寄托於一紙《校車安全條例》上,是太過奢求,也有點一廂情願。這不是先入為主的偏見,而是許多年來中國人民從切身感受中得出的結論。

有人根據《中國統計年鑑》做過簡單的測算,中國有近兩萬個鄉鎮,如果每個鄉鎮配備2輛40萬元級別校車,大概需要160億元。我們再多算點,增加一倍,也不過300億元。政府有沒有這部份錢呢?

我們隨便拿個例子,就可佐證。楊利偉們乘神舟五號飛船繞地球轉幾圈,也得耗費幾百億吧?開個奧運和世博會(上海),每個都要數千億,「三公」消費每年少說一萬億。滿大街跑的公車,350萬輛,官員的座駕個個豪華,可就是沒咱們孩子們的份兒,沒錢給孩子們,給我們的學生們提供必需的用車!

所以,我們說,錢不是問題,即使錢再多,也不一定能保障人民的安全;法律也不是問題,中國的法律是給人看的;《校車安全條例》更不是問題,因為它只是一張紙,與安全沒有任何關係,豈能保證大家的安全?制訂個條例一天即可,哪用得上一個月時間?一個不想著人民的政府,才是問題所在!這樣的政府,你能寄希望於甚麼呢?

相關新聞
中國過渡政府悉尼辦事處祝賀埃及人民將獨裁者趕下台
港人對各地政府及人民觀感
中國過渡政府:打倒共產黨 自由屬於人民
雲帆:從冰島人民與政府的道歉說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